[实用新型]颅脑CT冠状扫描用固定头架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49010.6 | 申请日: | 201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9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德新 |
主分类号: | A61B6/04 | 分类号: | A61B6/04;A61B6/03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63000***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颅脑 ct 冠状 扫描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指一种颅脑CT冠状扫描用固定头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患者做CT检查时,通常是让患者仰卧在扫描床上,头部伸入固定在扫描床头上的半圆板状头架内,将扫描床推入扫描架下,通过调整扫描床上、下和前后移动,使上方的“十”字形定位线分别对准左右外耳孔中心。现有操作中所使用的扫描床,只能上下调整,或前后移动,而不能左右旋转,所用的扫描架也不能左右转动,半圆板状头架也不能相对于扫描床在水平面上左右移动,因此,常遇到这样的不足,当患者在扫描床上仰卧的姿势稍有偏差,而患者的体位又很难移动时,例如昏迷患者,则需要调整头部,使其达到扫描所需的正确体位,因扫描床上的半圆板状头架不能左右转动,故患者头部难以转动,因此,往往引起扫描 病灶位置确定不准确,影响CT片的质量和诊断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CT扫描用设备不能很好的使患者调整头部位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颅脑CT冠状扫描用固定头架,该颅脑CT冠状扫描用固定头架不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能够无需患者自身调整就能更加有效地使患者头部摆到准确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颅脑CT冠状扫描用固定头架,主要包括头部固定绷带、头部放置枕、圆柱滚子、一级电机、二级电机、二级电机定滑动轨道、二级电机底部固定板、旋转轴、齿轮、三级电机、滑道,其特征是:头部固定绷带连接在头部放置枕上,头部放置枕下设滑道,圆柱滚子位于滑道上,一级电机上安装摩擦轮,摩擦轮与头部放置枕边缘紧密接触传动,二级电机转轴连接滑道底部中心,二级电机两侧的伸出臂安装到二级电机定滑动轨道上,二级电机底部设有二级电机底部固定板,二级电机底部固定板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旋转轴与三级电机之间通过齿轮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能够无需患者自身调整就能更加有效地使患者头部摆到准确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头部固定绷带、2.头部放置枕、3.圆柱滚子、4.一级电机、5.二级电机、6.二级电机定滑动轨道、7.二级电机底部固定板、8.旋转轴、9.齿轮、10.三级电机、11.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颅脑CT冠状扫描用固定头架,主要包括头部固定绷带1、头部放置枕2、圆柱滚子3、一级电机4、二级电机5、二级电机定滑动轨道6、二级电机底部固定板7、旋转轴8、齿轮9、三级电机10、滑道11,其特征是:头部固定绷带1连接在头部放置枕2上,头部放置枕2下设滑道11,圆柱滚子3位于滑道11上,一级电机4上安装摩擦轮,摩擦轮与头部放置枕2边缘紧密接触传动,二级电机5转轴连接滑道11底部中心,二级电机5两侧的伸出臂安装到二级电机定滑动轨道6上,二级电机5底部设有二级电机底部固定板7,二级电机底部固定板7与旋转轴8固定连接,旋转轴8与三级电机10之间通过齿轮9传动。
该颅脑CT冠状扫描用固定头架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能够无需患者自身调整就能更加有效地使患者头部摆到准确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德新,未经刘德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90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