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烟气除尘、脱硝、脱硫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8047.7 | 申请日: | 201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8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元;罗明树;刘胜春;姚伟;王明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0/00;B01D53/6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陈亚石 |
地址: | 61005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烟气 除尘 脱硝 脱硫 一体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烟气除尘、脱硝、脱硫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能源构成以煤为主,在动力燃料中高中硫煤、油占有相当的比例。煤燃烧后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可吸入颗粒物)和作为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形势下,能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加剧。据统计,2008年SO2全国排放量约2990万吨,NOx排放量约1870万吨,酸雨区域面积扩大到35%以上。这些年,烟气污染排放量急剧增加,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同时由于我国的常用煤种具有高灰和灰中钙含量大的特点,故而在脱硝、脱硫装置的设计上也需要配备适应高灰特征的烟气除尘装置。因此,为了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烟气的除尘、脱硝、脱硫最终是不可缺少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及工艺较为简单,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环境友好,集烟气除尘、脱硝、脱硫为一体的组合式烟气除尘、脱硝、脱硫一体化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烟气除尘、脱硝、脱硫一体化装置,包括反应塔,其中,在反应塔下部设有进烟通道和反应塔上部设有净烟出口,反应塔内至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脱硝催化装置、氨气进口和脱硫喷淋器,所述进烟通道内依次设有机械除尘器和导流板,所述脱硝催化装置与氨气进口之间安装有均流器。
烟气进入反应塔之前,先经过进烟通道内的机械除尘器进行除尘,然后经导流板将烟气均匀分布至反应塔内与脱硫喷淋器碰触到脱硫剂反应,脱硫后的烟气再与氨气通过均流器混合均匀,氨气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充分接触,再进入脱硝催化装置中的催化剂层完全反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集烟气除尘、脱硝、脱硫为一体,结构及工艺较为简单,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环境友好,反应塔进烟通道内设置有机械除尘器能减少飞灰对脱硫喷淋器喷嘴的堵塞以及对脱硝催化装置催化剂的影响,同时进烟通道内设置的导流板这样使烟气在反应塔内均匀布置,能与脱硫喷淋器喷液充分反应,使得脱硫效率更高,而设置在脱硝催化装置与氨气进口之间的均流器,能使氨气在烟气中混合均匀,氨气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充分接触,再进入催化剂层完全反应,脱硝率高达8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反应塔; 2. 进烟通道; 3. 净烟出口; 4. 机械除尘器; 5. 脱硫喷淋器; 6. 脱硝催化装置; 7. 氨气进口; 8. 均流器; 9. 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我们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组合式烟气除尘、脱硝、脱硫一体化装置,包括反应塔1,其中,在反应塔1下部设有进烟通道2和反应塔上部设有净烟出口3,反应塔1内至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脱硝催化装置6、氨气进口7和脱硫喷淋器5,进烟通道2内依次设有机械除尘器4和导流板9,脱硝催化装置6与氨气进口7之间安装有均流器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80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脱硫母液再生综合塔
- 下一篇:一种空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