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泥除臭液喷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7637.8 | 申请日: | 201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0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文造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9/14 | 分类号: | A61L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53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除臭 喷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喷淋系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污泥除臭液喷淋系统。
背景技术
国内环保事业发展的建设历史不长,整体结构不够完善,尤其是在除臭方面的工程应用实例较少。再由于城市快速发展,环境保护措施相对滞后,不少河流、湖泊。港口污染严重,造成诸如水质恶化、底泥发黑、生态受损、水体产生严重恶臭等环境问题。
针对臭味气体的特性,综合考虑处理效果、占地面积、投资额、运行费用以及操作维护等各方面因素,常用的除臭方法有化学法,利用臭气成份与化学药液的主要成份间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生产新的无臭物质以达到除臭的目的。由于化学试剂对恶臭气体的去除有其局限性,若要大范围去除多种化学成份的气体,就要使用多种化学药品,并随着化学反应的增多,生产许多中间产物,不可避免的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和能耗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目的是在于一种有效祛除臭气、健康环保和使用方便的污泥除臭液喷淋系统,达到综合祛除臭气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污泥除臭液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布设在墙壁周围及空间区域的管道和用于将生物液充分雾化的雾化喷头以及控制雾化喷头运行的主控制柜,所述雾化喷头设置在管道上,该管道连接有用于储存生物液的加药储存装置,在所述加药储存装置上还安装有加压装置。
前述的污泥除臭液喷淋系统,其中,所述主控制柜中设有用来控制雾化喷头的喷雾时间及运行间隔的PLC编程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雾化喷头将生物液充分的雾化至异味空间,生物液中的特殊微生物与空间里的异味分子接触、吸收、降解、分解异味分子,反应的最后产物为无害的分子,如水、氧、氮等等,从而达到综合祛除臭气的目的,其具有有效祛除臭气、健康环保和使用方便的优点,避免了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和能耗的增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污泥除臭液喷淋系统,包括布设在墙壁周围及空间区域的管道和用于将生物液充分雾化的雾化喷头以及控制雾化喷头运行的主控制柜,在管道上设置雾化喷头,该管道连接有用于储存生物液的加药储存装置,在所述加药储存装置上还安装有加压装置。
在主控制柜中安装有PLC编程控制器,用来控制雾化喷头的喷雾时间及运行间隔。
本实施根据脱水机房、污泥池现场状况、实际面积大小,在墙壁周围及空间区域布设管道,在管道的合理位置安装布置雾化喷头,通过雾化喷头将生物液充分的雾化至异味空间,生物液中的特殊微生物与空间里的异味分子接触、吸收、降解、分解异味分子,反应的最后产物为无害的分子从而达到综合祛除臭气的目的。
在使用时,首先在PLC编程控制器内设定喷雾时间及运行间隔,保证加药存储装置内有一定的生物除臭液。生物液储存在加药储存装置内,除臭喷淋需要工作时加药存储装置内的生物除臭液被加压装置输送到雾化管道内,通过雾化喷头喷射出来,散射在异味空间内达到除臭的目的。
上述生物液及雾化喷头都是购买所得,即为现有技术,不在加以阐述。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加药储存装置可采用人工/自动控制,并定期清洗和定期补加除臭液。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通过雾化喷头将生物液充分的雾化至异味空间,通过微生物吞噬臭源物质, 达到除臭目的, 其区别于传统的“气味掩盖” 方式和化学处理方式,真正做到有效、健康、天然和环保,避免了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和能耗的增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文造纸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理文造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76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儿童灌肠器
- 下一篇:无菌粉针剂生产线中的粉尘吸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