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稻脱粒机省力喂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47024.4 | 申请日: | 201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6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殿明 |
主分类号: | A01F12/10 | 分类号: | A01F12/10 |
代理公司: | 绥化市广辉专利事务所 23104 | 代理人: | 武力生 |
地址: | 15200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脱粒机 省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作物收获机械,具体涉及一种水稻脱粒机省力喂入装置。
背景技术
本发明人于2007年11月12日申请的半喂入式水稻脱粒机,专利号为:200720117387.4,经过本人的不断改进已趋完善,脱粒清选效果都比较理想,使脱后的稻谷含杂率接近于零。但做为整体脱粒机在工作中仍有不足之处,如喂入装置部分台面过高,脱粒操作人员需将整捆稻谷举到台面上,连续工作劳动强度大,令人难以承受,另外喂入台面过短,填送喂入时不小心还可碰伤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脱粒机省力喂入装置,连续操作可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喂入时不会伤人。本实用新型属于申请人对本人在先专利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本实用新型水稻脱粒机省力喂入装置包括自动喂入台,主夹持拨禾装置,副夹持拨禾装置,自动喂入台设置在主夹持拨禾装置一侧,副夹持拨禾装置设置在主夹持拨禾装置上面并与之相对应,主、副夹持支撑架均固定设置在主机机架上,所述的自动喂入台包括支撑架,输送辊和输送带,输送辊经轴承支撑设置在支撑架上,输送带包覆输送辊,所述的主夹持拨禾装置包括拨禾轮,支撑架,导向轮,主夹持槽轮,主夹持带和传动轮,主夹持拨禾轮经轴承支撑设置在主支撑架的前端,若干组主夹持槽轮设置在主支撑架上,传动轮设置在支撑架的后端。所述的导向轮经轴承支撑设置在主夹持支撑架的向下折弯处的下面,主夹持带包覆主拨禾轮、主夹持槽轮和传动轮,并设置在导向轮的上面。所述的副夹持拨禾装置包括拨禾轮,支撑架,夹持槽轮,传动轮和夹持带,拨禾轮经轴承支撑设置在支撑架的前端,若干组夹持槽轮设置在支撑架上,支撑架的后端设置传动轮。夹持带包覆拨禾轮、张紧轮、夹持槽轮和传动轮。
所述的主、副夹持拨禾轮上分别设置张紧装置。
所述的主、副夹持拨禾装置的夹持槽轮经轴,滑动杆,固定滑套,限位弹簧支撑设置在支撑架上。
所述的主、副夹持拨禾装置的支撑架均为槽形钢结构。
本实用新型将喂入装置延长同时向下设置一定倾斜角度,使操作者不必向上抬送稻谷,只需轻松放下即可,由于自动喂入台距离两夹持带较远,操作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还在夹持槽轮和支撑架间设置滑套、滑动杆和限位弹簧,使夹持更有力,运行更平稳。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稻脱粒机省力喂入装置主视图示意图。
图2为图1的B向视图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件局部放大视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水稻脱粒机省力喂入装置,包括自动喂入台1,主夹持拨禾装置,副夹持拨禾装置,自动喂入台1设置在主夹持拨禾装置一侧,副夹持拨禾装置设置在主夹持拨禾装置上面并与之相对应,主、副夹持支撑架均固定设置在主机机架上。所述的自动喂入台包括支撑架,输送辊14和输送带16,输送辊14经轴承支撑设置在支撑架上,输送带包覆输送辊。所述的主夹持拨禾装置包括拨禾轮12,支撑架10,导向轮11,主夹持槽轮15,主夹持带9和传动轮8,主夹持拨禾轮12经轴承支撑设置在主支撑架10的前端,若干组主夹持槽轮15设置在主支撑架10上,传动轮8设置在支撑架的后端。
所述的导向轮11经轴承支撑设置在主夹持支撑架10的向下折弯处的下面,主夹持带9包覆主拨禾轮12、主夹持槽轮15和传动轮8,导向轮11设置在主夹持带9下面。
所述的副夹持拨禾装置包括拨禾轮3,支撑架6,夹持槽轮24,传动轮7和夹持带5,拨禾轮3经轴承支撑设置在夹持支撑架6的前端,若干组夹持槽轮24设置在支撑架6上,支撑架6的后端设置传动轮7。夹持带5包覆拨禾轮3、张紧轮4、夹持槽轮24和传动轮7。
所述的主、副夹持拨禾轮12、3上分别设置张紧装置13、2。
所述的主、副夹持拨禾装置的夹持槽轮经轴25,滑动杆22,固定滑套21,限位弹簧23支撑设置在支撑架上。
所述的主、副夹持拨禾装置的支撑架10、6为槽形钢结构。
工作时,只需将成捆的水稻放到自动喂入台上,喂入台输送带即可将稻谷向上输送,通过主、副夹持装置送入脱粒机进行脱粒作业。本实用新型省时省力,是广大稻农最理想的脱粒机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殿明,未经吴殿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70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