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术中保温袋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46636.1 | 申请日: | 201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7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善勇;杨驰;张金宁;陈敏洁;叶冬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A61F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曹翠娟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术中保温袋。
背景技术
在临床手术过程中,患者由于多种原因,会散失较多热量,如由于麻醉药物的直接扩管作用和体温低于正常核心温度时,麻醉对体温调节性血管收缩的抑制作用会共同引起患者热量散失;热量通过光子从体内向周围较冷的物质,如手术室的墙壁散失的过程,也会引起患者身体的热量散失;相互接触的物质之间热量的直接传递,如热量自患者向手术床散失,较冷的静脉输注液等都可引起降温效应;体内水分自裸露的体表和皮肤,内脏器官、呼吸道上皮、丧失的体液消散时所散失的热量,皮肤消毒时用的消毒液也会蒸发带走热量等。患者热量的大量散失,体温过低时,中枢及血管系统功能有直接抑制作用,导致一系列生理性代偿机制,从而增加耗氧,影响生理功能和术后的恢复,不仅会导致在手术时造成意外状况,部分体质较弱的患者甚至因此会进一步减弱抗病力而在术后易感染。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空调、电热毯、暖风机、被服等保温措施,然而这些措施存在诸多缺点:使用空调和暖风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热量散失,而且空调温度过高时会影响医生进行手术;电热毯虽然可以给患者不断提供热量,但只能局部保暖,而且当手术过程中流出液体时,容易湿透电热毯而发生漏电现象,使用不安全;使用被服给患者保暖时,首先需要对被服彻底消毒,在给患者盖上之后,很有可能会在手术过程中对医生手术造成影响,不方便手术医生进行操作。
因此,亟需要一种既有效又方便的术中保温装置,但是关于术中保温袋,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术中保温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术中保温袋,包括外袋和气囊,所述的气囊设于外袋之内,气囊通过密闭缝合线缝合成多个独立气囊。
所述的独立气囊设有气管,各独立气囊通过气管连接。
所述的气管设于独立气囊两端和中部,相邻独立气囊之间互相连接。
所述的气囊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
所述的术中保温袋呈长方形,长60-180厘米,宽30-80厘米。
所述的独立气囊设有6-18个。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制备材料广泛,结构简单,制备成本低;
2、使用方便,使用之前未充气,体积小,易于消毒;
3、为一次性使用品,在手术之后不需要清洗,减少手术时间;
4、手术过程中不断给术中保温袋充入温度合适的空气,能达到良好的保温效果,减少病人痛苦。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术中保温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外袋 2.气囊
21.独立气囊 22.气管
23.进气管 24.出气管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术中保温袋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术中保温袋设有外袋1和气囊2,气囊2设于外袋1内部,气囊2通过密闭缝合线缝合成多个独立气囊21,各独立气囊21通过气管22连接,气管22设于独立气囊21两端和中部,使各独立气囊21之间互相连接,所述的气囊还设有进气管23和出气管24。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术中保温袋呈长方形,长60-180厘米,宽30-80厘米,符合各种手术需要;所述的气囊2被密闭缝合线缝合成6-18个独立气囊21,各独立气囊21之间通过气管22互相连接,使空气可以流动至每个独立气囊21中,在使用时保证热量均匀分布至各个独立气囊21,而且空气在独立气囊21中能够形成循环,充分利用空气中的热量;所述的术中保温袋采用软性材料制成,材质轻,可直接接触皮肤,能高温消毒,且价格低廉,制备简单,适合做耗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66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