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缩短制票时间的制票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46560.2 | 申请日: | 2011-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3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邵晓风;孔震;宁方如;谷长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程(苏州)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B1/00 | 分类号: | G07B1/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缩短 时间 制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票机,特别涉及一种能够缩短制票时间的制票机。
背景技术
制票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公路、铁路、城市轻轨、航空等领域,执行客票的制票工作。普通制票机在制票时需要在票纸表面打印可视信息,磁读写制票机在制票时不仅需要在票纸的磁道上写入磁信息,而且还需要在票纸表面打印可视信息(如票号、座位、出发地点和到达地点等字样)。由于现有的制票机使用的票纸通常为卷筒状连续型介质,如卷状纸制票纸、卷状磁性票纸等。因此,制票机通常设有切刀装置,在制票前或制票后将单张票纸切断使其与卷筒分离,以形成独立的票纸。
制票机常用的切刀装置通常包括固定刀片和可动刀片,可动刀片相对固定刀片运动(如旋转或平移),将位于固定刀片和可动刀片之间的票纸切断。为了控制切刀正常工作,传统的切刀装置还包括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可动刀片的初始位置。现有技术中,当可动刀片运动一个周期后(一个周期指从初始位置开始运动又回到初始位置,如旋转一周或者从初始位置移动刀最大位置再回到初始位置),制票机的控制器认为票纸被切断,从而指示制票机的其他装置执行下一步操作。
发明人发现,切刀装置的可动刀片的运动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可动刀片从初始位置运动到切断位置;第二阶段是可动刀片从切断位置运动回初始位置。其中,在第一阶段结束时,票纸已经被切断。但是,由于现有的制票机无法对切刀运动过程分阶段检测,因此,制票流程的下一步操作必须等待切刀装置的可动刀片恢复到初始位置才能进行,极大浪费了制票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缩短制票时间的制票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切纸操作浪费制票时间的问题,从而提高制票速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制票机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缩短制票时间的制票机,包括:
容纸装置,该容纸装置用于支撑和存储卷筒状票纸;
进纸装置,该进纸装置用于输送票纸在票纸传输通道中运动;
切刀装置,该切纸装置用于切断票纸,使票纸与卷筒状票纸分离;
制票装置,该制票装置用于在票纸上记录信息;
控制器,该控制器接收各种数据和信号,用于对所述进纸装置、切刀装置和制票装置进行控制,实现票据制作;
其创新在于:所述切刀装置包括切刀电机、可动刀片和固定刀片,固定刀片位于票纸传输通道的一侧,且相对票纸传输通道定位固定,可动刀片位于票纸传输通道的另一侧,且相对固定刀片设置,切刀电机与可动刀片传动连接,可动刀片由切刀电机带动相对固定刀片作周期性平移或旋转往复运动,在周期性平移或旋转往复运动的轨迹上,可动刀片相对固定刀片具有一个初始位置和一个切断位置,对应可动刀片的初始设置第一设定位置,对应可动刀片的切断位置设置第二设定位置,在第一设定位置安装第一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可动刀片的初始位置,在第二设定位置安装第二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可动刀片的切断位置,所述第一位置检测装置和第二位置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原理和效果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切纸操作浪费制票时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可动刀片相对固定刀片运动到切断位置所对应的位置上设置第二位置检测装置,控制器通过检测第二位置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来判断可动刀片是否位于切断位置,如果是,控制器在控制切刀电机带动可动刀片从切断位置向初始位置进行复位运动的同时,控制制票程序进入下一步制票步骤,使切刀复位与制票操作并行处理,从而缩短了制票时间。假设可动刀片一个运动周期所需的运动时间为T,而可动刀片从初始位置运动到切断位置的时间小于或等于T/2,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至少缩短了T/2的时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票机的组成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制票机的第一实施例结构及布局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制票机切刀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立体图(与图2中的切刀装置有所不同);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制票机的第一种制票过程流程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制票机的第二种制票过程流程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制票机的第三种制票过程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程(苏州)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易程(苏州)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65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