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壳聚糖急救止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6396.5 | 申请日: | 201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9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郭希民;庹晓晔;筴文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利明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00 | 分类号: | A61F13/00;A61L1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程凤儒 |
地址: | 102609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糖 急救 止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壳聚糖止血装置,属于医用止血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止血是手术特别是战伤、创伤急救的重要环节,目前的止血材料主要是通过促进机体自身凝血功能、补充外源凝血因子、抑制纤维蛋白溶解和收缩血管来达到止血的目的。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化产物,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自然界中唯一的一种带正电荷的天然活性多糖,可通过吸附和聚集带负电荷的红细胞,形成血凝块达到显著的止血效果。由于其止血过程不依赖于机体自身凝血机制,故即使在低温、血液肝素化状态下止血效果也不受影响。此外,该材料无毒性、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具有抗菌、消炎、减少创面渗出和促进创伤组织再生、修复、愈合的作用,并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吸水性和透气性,是创面敷料的重要资源。壳聚糖还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如粉末状、纤维状、海绵状、凝胶状、薄膜状、泡沫状等;也可以与一种或几种其它高分子材料复合,通过引入其它高分子材料或者添加药物以改进壳聚糖制品的性能。
壳聚糖材料的这些优越性能为其在医用敷料,尤其是止血装置方面带来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美国专利7,371,403描述了一种壳聚糖止血绷带/止血贴,形成的产品HemCon止血绷带装备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受到了好评,但在动脉出血止血时常常因非专业人士操作难以易找准出血点而影响实际效果;美国专利US2009/0186851A1,国际专利WO/2009/130485,PCT/GB2009/001065描述了一种颗粒状壳聚糖止血材料,该止血材料形成的产品Celox止血粉对大动脉出血也显示出良好的止血效果,目前已被包括美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多国军方采购。但Celox止血颗粒状质量较轻,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在伤者自救使用时存在使用不便,不容易到达出血点,效果难以发挥的潜在隐患。此外,这些止血产品都仅仅依靠壳聚糖本身来达到止血以外的抗炎、抑菌、促进组织修复等辅助功能目的,效果非常有限。因此,现有的壳聚糖止血装置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止血装置尤其是壳聚糖止血装置的不足,制备一种新型的高效多功能壳聚糖急救止血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壳聚糖急救止血装置,它具有至少两层结构:
上层为壳聚糖止血层,其结构是多孔微球、多孔纤维、多孔海绵,或这几种类型的复合体;
下层为聚丙烯酸接枝壳聚糖衬垫层,其结构是多孔纤维或多孔海绵,或这两种类型的复合体。
如上所述的止血装置,其中,在所述壳聚糖止血层和所述聚丙烯酸接枝壳聚糖衬垫层之间还设有药物层,所述药物层粘附于所述聚丙烯酸接枝壳聚糖衬垫层上。
如上所述的止血装置,其中,所述止血装置可以附着于无纺布载体层上,即在所述聚丙烯酸接枝壳聚糖衬垫层下方再添加一无纺布载体层,制成止血贴或止血绷带。
所述壳聚糖原料的脱乙酰度在80%-99.9%之间,平均分子量在10,000-1000,000之间,具有可溶性。
所述壳聚糖止血层是采用热熔或物理加压的方法将壳聚糖微球、多孔纤维或多孔海绵彼此粘结起来。
所述壳聚糖止血层的表面包被有粘结剂和表面活性剂;所述粘结剂可以是聚酯、聚丙烯、丙烯酸、聚乙烯或乳胶;表面活性剂可以是甘油、聚乙二醇、丙二醇或脂肪酸。
所述聚丙烯酸接枝壳聚糖是通过化学反应,将聚丙烯酸接枝到壳聚糖链上,可以显著提高壳聚糖材料的吸水性;所述聚丙烯酸接枝壳聚糖的接枝率在20%-80%之间,吸水率在500倍以上,吸0.9%g/mLNaCl溶液率在100倍以上。
所述聚丙烯酸接枝壳聚糖衬垫层的制备方法为:将壳聚糖溶于丙烯酸溶液,待其充分溶解后通入氮气,边搅拌边加入适量锰离子引发剂,在90℃下,1-2小时内完成接枝反应;将得到的接枝物进行酸解处理后,再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脱水干燥,即制得聚丙烯酸接枝壳聚糖多孔纤维或多孔海绵状吸水材料。
所述聚丙烯酸接枝壳聚糖衬垫层上的药物层中的药物可以是抗感染药物、止痛药物和/或促进组织修复因子。
所述抗感染药物,可以是但不限于抗菌素类和其他抗感染药物。
所述抗菌素类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类、抗真菌抗生素类、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抗生素类、氯霉素、大环内酯类、青霉素、四环素、杆菌肽、克林霉素、多粘菌素E甲磺酸钠、多粘菌素b硫酸盐、万古霉素、抗病毒剂、喹诺酮类、磺胺类、砜类、呋喃唑酮、甲硝唑、喷他眯、微晶氨苯磺胺、加替沙星和磺胺甲基异恶唑/甲氧苄啶;
所述其他抗感染药物包括但不限于碘仿、银离子、洗必泰、抗微生物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利明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利明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63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