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湿度数据信息发射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46292.4 | 申请日: | 2011-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5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朱俊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三阳电子标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 21221 | 代理人: | 王钢 |
| 地址: | 11017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温湿度 数据 信息 发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射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能通过2.4G微波无线射频发射温湿度数据信息和接受控制指令,并与温湿度数据巡检控制器合用,并适用于封闭环境的温湿度数据信息发射器。
背景技术
现有仓库环境的温湿度监控基本上是采用温湿度传感器,通过有线的方式上传温湿度数据,如果出现温湿度超过限定值,一般都采用人工方式启动排风机相关设备,使温湿度保持在限定值范围内。可对于有些封闭环境,有线的传输方式受布线、供电、安装、运行和维修的限制,无法完成测控温湿度目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湿度数据信息发射器,目的与温湿度数据巡检控制器一起,完成对封闭环境的温湿度监测和控制。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温湿度数据信息发射器,由下述结构构成:用于提供电源的电源模块,对温湿度信息进行采集并发送到监控主机的的采集模块,监控主机与射频收发模块和控制模块双向通信。
所述的采集模块由温湿传感器和放大电路组成。
所述的监控主机与射频收发模块和控制模块通过串行总线连接。
所述的控制模块与温湿度控制设备连接。
所述的温湿度控制设备包括加热器、加湿器和排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无线通讯,组网灵活、安装维护方便,尤其适合于封闭环境的温湿度监控,避免了有线温湿度信息发射器受布线、供电电源、安装和维护等条件的限制。只需使用温湿度数据巡检控制器在外部对仓储环境的温湿度进行监测和控制即可,操作使用方便,维护便捷。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仓储环境的温湿度监控,也可与烟雾监测装置等其监测设备连接进行包括烟雾等项目监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方框图。
图2是温湿监控系统结构图。
图中,1、电源模块;2、监控主机; 3、采集模块;4、通用串行总线;5、控制模块;6、温湿传感器;7、放大电路;8、射频收发模块;9、温湿度控制设备;10、温湿度数据信息发射器;11、温湿度数据巡检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
如图所示温湿度数据信息发射器,由下述结构构成:用于提供电源的电源模块1,电源模块1通过总线向监控主机2和其他模块供给电源。对温湿度信息进行采集并发送到监控主机2的采集模块3,监控主机2与射频收发模块8和控制模块5双向通信,采集模块3由温湿传感器6和放大电路7组成,监控主机2与射频收发模块8和控制模块5通过串行总线连接,控制模块5与温湿度控制设备9连接,温湿度控制设备9包括加热器、加湿器和排风机。所述的监测主机2、电源模块1、采集模块3、控制模块5、通用串行总线4和射频收发模块8均嵌入在温湿度数据信息发射器10内。
本实用新型射频收发模块8使用RF24L01芯片,该芯片适用2.4GHz 全球开放ISM频段,最高工作速率2Mbps,高效GFSK调试,工作电压3.3-3.6V,发射功率20dB。数字温湿传感器6采用DHT90,该芯片技术参数如下:
湿度测量范围为:0~100%RH,精度最高可达0.03%RH;
温度测量范围为:-40~120℃,精度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三阳电子标签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三阳电子标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62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精度LED恒流驱动器
- 下一篇:模块通用高效测试台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