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酰胺固相萃取柱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6181.3 | 申请日: | 201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6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郑晨;余雯静;沈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综合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0/08 | 分类号: | G01N3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张水俤 |
地址: | 21500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胺 萃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相萃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酰胺固相萃取柱,应用于测试用样品的制备。
背景技术
固相萃取技术主要用于色谱分析中流动相及样品的过滤,对保护色谱柱及输液泵管系统和进样阀等不被污染具有良好的作用。其广泛应用于重量分析、微量分析、胶体分离及无菌试验中,是仪器进样必须的前处理过程。如果选用液相色谱仪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样品检测,样品的前处理就需要增加脱水的过程,实验室常添加大量的聚酰胺粉用于吸附目标化合物,洗掉未吸附的物质,再洗脱后才能进行检测。
目前实验室采用聚酰胺粉进行萃取,用量大,过程复杂。而且由于聚酰胺烘干后放置过程中会继续从空气中吸取水分,导致吸附效果难以保证,严重影响了仪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且在吸附脱附过程中,往往将大量使用聚酰胺粉,这不但增加了检测成本,影响了最终的检测结果,而且还造成了环境危害。选用聚酰胺粉,造成样品检测比较复杂而繁琐,因此,人们不断地积极探索各种化简步骤方法,以期获得能够提高检测效率、提高检测准确度的实验装置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聚酰胺粉不稳定、使用量大的缺点,结合固相萃取过滤技术,设计了一种具有聚酰胺脱水层和硅胶板的双层过滤结构的聚酰胺固相萃取柱,可一步实现测试样品的过滤与脱水两个前处理步骤。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聚酰胺固相萃取柱为一无塞注射器结构,内部依次填充硅胶板、聚酰胺粉、硅胶板;硅胶板的大小与萃取柱内径一致。
所述的聚酰胺粉尺寸为60-100目,填充前在100-500℃下烘3-18h。
聚酰胺粉填充高度为5-5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利用烘干的聚酰胺粉填充至注射器中,可以有效吸脱附目标化合物,并且通过硅胶板固定聚酰胺,可一步实现有效的吸脱附过程,且吸附效果稳定、均匀。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聚酰 胺固相萃取柱在提高工作效能的同时,可有效减小实验吸脱附过程中聚酰胺粉及化学试剂的使用,大幅度节约生产成本和降低环境污染。综上所述该固相萃取柱吸脱附效果好、可减少操作过程、环境友好,是一种简便、易行、高通量、保存期长的实验用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聚酰胺固相萃取柱的结构示意图;1为硅胶板,2为聚酰胺粉,3为硅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聚酰胺固相萃取柱为一无塞注射器结构,内部依次填充硅胶板、200℃下烘8h的60目聚酰胺粉、硅胶板;硅胶板的直径与萃取柱内径一致;聚酰胺粉填充高度为20mm;硅胶板压实,封存。
实施例2: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聚酰胺固相萃取柱为一无塞注射器结构,内部依次填充硅胶板、150℃下烘10h的80目聚酰胺粉、硅胶板;硅胶板的直径与萃取柱内径一致;聚酰胺粉填充高度为20mm;硅胶板压实,封存。
实施例3: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聚酰胺固相萃取柱为一无塞注射器结构,内部依次填充硅胶板、100℃下烘15h的100目聚酰胺粉、硅胶板;硅胶板的直径与萃取柱内径一致;聚酰胺粉填充高度为20mm;硅胶板压实,封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综合技术中心,未经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综合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61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换式气体探测器
- 下一篇:超声波探头的耦合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