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导热PCB散热板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45318.3 | 申请日: | 201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7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国;张中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建国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7/20;F21V29/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卢志文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 pcb 散热 板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散热板结构,尤其系一种可明显提高导热效果的PCB散热板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PCB板,一般都会通过基材层将热量导出,然而,传统的上述PCB散热板结构,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PCB散热板通过基材层将热量导出,始终无法克服PCB板与基材层之间的热阻瓶颈,其导热效果不理想;(2)传统的上述PCB散热板的结构复杂,而且安装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导热效果佳,而且安装简易、快捷,灯杯的反光度较高的PCB散热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高导热PCB散热板结构,其特征是,包括PCB灯板和灯杯板,所述PCB灯板上开有数个导热通孔,灯杯板上设置有多个芯片孔,且灯杯板的底部对应PCB灯板上的数个导热通孔延伸出数个导热柱,灯杯板的导热柱插套入对应的PCB灯板导热通孔,使灯杯板底面与PCB板表面相互紧贴在一起,且所述PCB灯板上对应每个芯片孔位置设置有芯片;此款PCB散热板,通过在灯杯板和PCB板上设置相互插接配合的导热柱和导热通孔,使两块板的表面之间相互紧贴配合,而且,热量能及时地从PCB板的导热通孔传递给外部的散热器,再由散热器将热量散发出去,既可明显提高导热效果,又便于配合安装,整个散热板结构简单、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灯杯板芯片孔的内侧壁为抛光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灯杯的反光度。
作为更佳的方案,所述灯杯板是通过注塑包胶工艺制成的薄层注塑胶体,以使灯杯板芯片孔的内侧壁形成抛光面。
所述PCB灯板上的导热通孔内壁设置有铜壁层,以形成PCB过孔铜壁,克服了传统的PCB灯板通过基材层导热所产生的热阻瓶颈,热量能从PCB过孔铜壁传导到散热器,通过散热器将热量散走。
为了方便安装、固定,所述PCB灯板的外周边缘上开有多个安装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PCB散热板结构,利用灯杯板和PCB板上的导热柱和导热通孔,实现插套配合,使两块板的表面之间相互紧贴,再有,由于产生的热量能及时地从PCB板的导热通孔传递给外部的散热器,再由散热器将热量散发出去,既可明显提高导热效果,又便于配合安装,整个散热板结构简单、合理。
(2)再有,由于灯杯板是通过注塑包胶工艺制成的薄层注塑胶体,以使灯杯板芯片孔的内侧壁形成抛光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灯杯的反光度;另,所述PCB灯板上的导热通孔内壁设置有铜壁层,以形成PCB过孔铜壁,克服了传统的PCB灯板通过基材层导热所产生的热阻瓶颈,热量能从PCB过孔铜壁传导到散热器,通过散热器将热量散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PCB散热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PCB散热板结构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高导热PCB散热板结构,它包括PCB灯板1和灯杯板2,所述PCB灯板1上开有数个导热通孔11,灯杯板2上设置有多个芯片孔21,且灯杯板2的底部对应PCB灯板1上的数个导热通孔11延伸出数个导热柱22,灯杯板的导热柱22插套入对应的PCB灯板导热通孔11,使灯杯板2底面与PCB灯板1表面相互紧贴在一起,且所述PCB灯板1上对应每个芯片孔21位置设置有芯片3。
所述灯杯板2是通过注塑包胶工艺制成的薄层注塑胶体,以使灯杯板芯片孔21的内侧壁形成抛光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灯杯的反光度。
所述PCB灯板1上的导热通孔11内壁设置有铜壁层。
为方便散热板结构的安装、固定,所述PCB灯板1的外周边缘上开有多个安装缺口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建国,未经罗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53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