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馈电机防轴电流用绝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5254.7 | 申请日: | 201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6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黄森林;周会军;朱红燕;王裕峰;郭靖靖;迟克忠;杨衎;郭强;安康平;陈恒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盛创(青岛)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H02K5/2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聂汉钦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馈电 机防轴 电流 绝缘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防止轴电流损坏轴承的双馈电机的绝缘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机的转子在交变磁场中或者在磁路不对称的场合,会在旋转轴的两端产生轴电压,轴电压击穿轴承油膜后对机座、对地构成的回路产生轴电流,特别是在采用滚动轴承的大、中型电机中,当电机轴电压增加到一定数值时,通过轴承和转子的轴电流将发生放电现象,从而对电机的轴承构成破坏,使轴承的使用寿命缩短。 现有的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在电机中使用外钢圈绝缘轴承、内钢圈绝缘轴承或陶瓷轴承等,但其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二是在端盖内孔和轴承之间的结合面上装置有绝缘材料,但不利于轴承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散热好、提高轴承使用寿命的防止轴电流损坏轴承的电机绝缘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馈电机防轴电流用绝缘结构,包括套装于转轴上轴承,轴承两端装置有轴承内盖及轴承外盖,轴承外圈装置于端盖中,轴承内盖及轴承外盖通过螺钉装置在端盖上;端盖与机座相连接,端盖与机座的接合面处设置有圆柱绝缘材料和平面绝缘材料;端盖由螺钉安装到机座上,螺钉与端盖及机座的螺钉孔之间设置有绝缘套。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端盖与机座的圆柱接合面处的圆柱绝缘材料由玻璃丝带及环氧树脂胶制成。所述端盖与机座的平面接合面处的平面绝缘材料由玻璃布板及环氧树脂制成。所述螺钉与端盖及机座的螺钉孔之间的绝缘套由铁氟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端盖与电机座之间的接合面上装置绝缘材料,使轴承与机座之间不构成回路,即使有轴电压也不会产生轴电流,不会对轴承产生破坏,接合面距离轴承距离较远,利于轴承散热;从而延长了轴承的寿命。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能达到同样的绝缘效果而大大地降低电机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3装置在转轴1上,轴承3的两端装置有轴承内盖2及轴承外盖10,轴承3的外圈装置于与机座5相连的端盖4中,轴承内盖2及轴承外盖10通过螺钉装置在端盖4上。端盖4与机座5的接合面处装置有圆柱绝缘材料6和平面绝缘材料9。端盖4与机座5用螺钉8连接,螺钉8与端盖4及机座5的螺钉孔之间装置有绝缘套7,端盖4由螺钉8安装到电机座5上。
在本实施例中,在端盖4与机座5的圆柱接合面处的绝缘材料6由玻璃丝带加上环氧树脂胶制成;在端盖4与机座5的平面接合面处的绝缘材料9由玻璃布板加上环氧树脂制成;在螺钉8与端盖4及机座5的螺钉孔之间的绝缘套7由铁氟龙制成。
通过上述结构,完全把轴承3与机座5之间的回路通过绝缘断开,即使有轴电压也不会形成轴电流,不会对轴承造成破坏;接合面距离轴承距离较远,利于轴承散热;从而延长了轴承的寿命。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能达到同样的绝缘效果而大大地降低电机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其他改进和变化,均应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盛创(青岛)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中科盛创(青岛)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52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