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5117.3 | 申请日: | 201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6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蒋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仪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H01H33/6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真空断路器。
背景技术
真空断路器是指灭弧介质和灭弧后触头间隙的绝缘介质都是高真空的断路器。真空断路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频繁操作、灭弧不用检修的优点,在配电网中应用较为普及。真空断路器主要由箱体、真空灭弧室和操作机构等组成,其中真空灭弧室和操作机构设置于箱体内部,在箱体的外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操作机构的控制器。
由于SF6(六氟化硫)气体具有优良的绝缘和灭弧性能,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在密封的箱体内部充入SF6气体的真空断路器,用于实现灭弧和防止电气元件生锈的功能,如:ZW20A真空断路器。由于这种真空断路器的箱体内充满了SF6气体,因此该箱体的气密性要求很高,以防止气体泄漏,并保证内部的SF6气体不会受外界大气环境影响。
在上述真空断路器的操作机构中都设置有整流元件和灭弧元件,用来实现整流和熄灭触点电弧的功能,其电气原理图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在箱体1内部的操作机构中设置有整流硅堆1ZL、2ZL和3ZL和灭弧电容C1和C2,所述整流硅堆1ZL与合闸线圈HQ连接,所述整流硅堆2ZL与分闸线圈TQ连接,所述整流硅堆3ZL与储能电机M连接,而所述灭弧电容C1和C2分别与分、合闸回路的辅助开关S连接。由于所述箱体1中充有SF6气体,在真空断路器使用过程中,一旦整流元件、灭弧元件发生损坏,必须将整台真空断路器回厂维修,非常不方便,造成设备维护的成本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的真空断路器由于操作机构的整流元件和灭弧元件设置在充满SF6气体的箱体内部,一旦整流元件和灭弧元件发生损坏,维修很不方便而且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维修方便、维护成本低的真空断路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真空断路器,包括内部充有SF6气体的密封箱体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的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中的整流元件和灭弧元件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部,所述整流元件和所述灭弧元件的引出脚穿过所述箱体的外壁与所述操作机构的相应元件电连接,在所述整流元件和所述灭弧元件的引出脚与所述箱体的所述外壁之间设置有保持所述箱体密封的密封装置。
上述真空断路器中,所述整流元件和所述灭弧元件的外部罩有封闭的保护体。
上述真空断路器中,所述整流元件和所述灭弧元件集成在所述箱体外部的控制器内,所述控制器的外壳为所述保护体。
上述真空断路器中,所述控制器为涌流延时控制器。
上述真空断路器中,所述整流元件和所述灭弧元件设置在所述箱体外部的整流灭弧室内,所述整流灭弧室的外壳为所述保护体。
上述真空断路器中,所述密封装置为开关密封插座。
上述真空断路器中,所述整流元件为整流桥堆,所述灭弧元件为电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①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断路器,包括内部充有SF6气体的密封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部的操作机构,操作机构中的整流元件和灭弧元件设置在箱体的外部,整流元件和灭弧元件的引出脚穿过箱体的外壁与操作机构的相应元件电连接,在整流元件和灭弧元件的引出脚与箱体的外壁之间设置有保持箱体密封的密封装置,将操作机构的整流元件和灭弧元件设置在箱体的外部,一旦整流元件和灭弧元件损坏,可以直接进行维修更换,而不会影响箱体的密封,不必再将整台真空断路器回厂进行维修,这种结构设计合理,大大方便了设备维修,节约了大量维修成本;
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断路器,整流元件和灭弧元件的外部罩有封闭的保护体,用于保护整流元件和灭弧元件,防潮防尘,保证其使用寿命;
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断路器,将整流元件和灭弧元件集成在箱体外部的控制器内,对整流元件和灭弧元件起到保护作用,而且不会影响控制器内原有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还节约了真空断路器箱体的外部空间,使设备结构更加紧凑合理、箱体外部整洁美观,当整流元件和/或灭弧元件损坏时,只需更换控制器即可,维修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仪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仪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51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