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标签切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44090.6 | 申请日: | 201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5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蔡峰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振泰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14 | 分类号: | B26D1/14;B26D7/01;B26D7/2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戚东升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签 切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标签切割装置,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标签切割切割设备类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声磁标签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声磁标签指利用声磁共振技术,由非晶片、半硬磁片、不干胶粘贴纸等构成的防盗标签,主要用途与纸标签相同,以防止被保护商品的被盗。为提高标签生产效率,业内常用的做法是一次性加工成型为一版盒体标签半成品,其上由5X10的单体标签组成,然后将其切割分成50个单体的声磁标签,上述5X10个标签塑料主体仍然粘贴于其后的不干胶粘贴纸,使用时直接从粘贴纸上撕下单体标签并粘在商品上。目前切割标签半成品时一般是手工作业,沿相邻两标签的中间空白部位用刀片划切,不但切割效率慢,且切痕往往出现偏斜等问题,甚至切刀会划破盒体造成该单体标签为不良品,另外,由于手工操作用力不均衡,可能会划破后面的不干胶粘贴纸。
本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并结合标签切割的实际状态,创作一新型的标签切割装置,故才有本实用新型提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切割效率高的标签切割装置,该装置设有定位条与盒体标签配合,以保证切痕位于盒体内相邻两单体标签中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标签切割装置,包括机架、滚轴组件及定位机构,其中:
机架,其为支撑滚轴组件的装置,该装置前后设有进料口及出料口;
滚轴组件,包括同时转动的上、下滚轴及环状切刀,至少一个滚轴上安装若干个环状切刀,相邻环状切刀间距相同且与盒体标签配合,当盒体标签通过滚轴组件滚压时,切刀切断盒体标签的塑料主体层及胶层,而盒体背面的粘贴纸不能有破损;
定位机构,其设置于机架的进料口处,该定位机构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定位条,各定位条正对着盒体标签上的凹槽,以使各环状切刀能准确切割。
进一步,所述的上滚轴两端分别设有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安装于机架上,其调节端抵压于上滚轴的两端。
进一步,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杆、复位弹簧及调节钮,调节螺杆顶端固接调节钮,上述螺杆螺接于机架的螺孔内并向下延伸至上滚轴,由于切刀长时间使用会有磨损,因此适当调节上滚轴的高度以实现切割盒体标签符合要求。
进一步,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一安装板和其上的定位条,安装板两端为条形孔结合螺钉固定于机架上,条形孔的设置可以调节安装板与机架的相对位置,从而使安装板上的定位条更好的定位盒体标签。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给机架上的上下滚轴加油,并用实验盒体切过,检查裁切效果做出适当调整。将贴好双面胶的盒体标签背面向上,通过滚压机滚压使双面胶胶粘于盒体的塑料主体上,启动切边装置,双手平端盒体标签,带凹槽的一面向上, 双面不干胶层向下,使盒体标签的凹槽对准入口的4条或5条定位条推入,在出料口收集入箱,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标签切割装置,包括机架1、滚轴组件2及定位机构3,其中:
机架1,其为支撑滚轴组件的装置,该装置前后设有进料口及出料口;
滚轴组件2,包括同时转动的上、下滚轴21、22及环状切刀23,至少一个滚轴上安装若干个环状切刀,相邻环状切刀间距相同且与盒体标签P配合,当盒体标签通过滚轴组件滚压时,切刀切断盒体标签的塑料主体层及胶层,而盒体背面的粘贴纸不能有破损;
定位机构3,其设置于机架1的进料口处,该定位机构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定位条31,各定位条正对着盒体标签上的凹槽,以使各环状切刀能准确切割。由于盒体标签上有5X10排列的个单体标签,因此切割时需要两步进行:图1示出四个定位条,用于对盒体标签横切作业;图2示出五个定位条,用于对盒体标签横切作业纵切作业,图2中的定位条个数还可以是增加或减少,目的是压置定位盒体标签达到要求,在机架的进料口及出料口处设有进料台51及出料台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振泰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振泰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40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浸渍压缩杨木重组复合材
- 下一篇:一种羊角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