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工具开关电源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44040.8 | 申请日: | 2011-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4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葛先超;董金亚;张昌山;方烈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7/219 | 分类号: | H02M7/219;H02M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宋鹤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工具 开关电源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工具以提供高效率及保护功能的稳定电源的开关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工具由于方便携带及操作,因此已逐渐受到消费者喜爱,而随着对电动工具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各种功能的电动工具被开发出来,尤其是包含电池而具有自备电源的便携式电动工具。然而,受限于电池的性能及价格,以及使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电动工具的电源转换电路一直无法完全满足市场上的要求,比如高精度恒流充电的高性能充电功能,尤其是过压或过温的保护功能。
因此,需要一种电动工具开关电源转换电路,能提高安全实用性,并达成对电动工具的各种保护功能,进而解决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开关电源电路,包括输入整流滤波单元、反激开关单元、输出滤波单元、反馈采样单元、芯片控制单元、过冲吸收单元、驱动单元以及供电单元,其中输入整流滤波单元将交流输入电源转换成第一信号并产生第二信号,反激开关单元连接第一信号并产生第三、第四、第五以及第六信号,输出滤波单元连接第三信号并产生直流输出电源,以供电给电动工具,反馈采样单元连接直流输出电源并产生第七信号,芯片控制单元连接第二、第五、第六以及第七信号,并控制及产生第八信号,过冲吸收单元的一端连接第一信号,其另一端连接第四信号,驱动单元的一端连接第八信号,其另一端连接第九信号,且第九信号进一步连接并驱动该反激开关单元,供电单元产生供电信号给反馈采样单元。
在上述电动工具开关电源转换电路中,所述输入整流滤波单元包括一保险丝、一第一滤波电感、一电磁干扰(EMI)滤波器、一第一分压电阻、一第二分压电阻、一前级滤波电容、一第二滤波电感、一整流桥以及一后级滤波电容,所述保险丝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交流端,所述保险丝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交流端并联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感的一第一侧,所述EMI滤波器的一端及另一端并联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感的一第二侧,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前级滤波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EMI滤波器的一端,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前级滤波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EMI滤波器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所述第二滤波电感的一第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感的一第二侧,所述整流桥包括一第一二极管、一第二二极管、一第三二极管以及一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一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一正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一负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一正极,且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一负极以及所述第三二极管的一负极并联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感的一第二侧,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一正极以及所述第三二极管的一正极连接所述系统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一负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一负极以及所述后级滤波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且所述后级滤波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系统接地。
在上述电动工具开关电源转换电路中,所述反激开关单元包括一反激变压器、一晶体管以及一采样电阻,所述反激变压器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三信号、所述第三次信号、所述第三辅助信号、第四信号、所述第五信号、所述系统接地以及所述另一系统接地,且所述反激变压器的一第一侧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四信号、所述第五信号以及所述系统接地,而所述反激变压器的一第二侧连接所述第三信号、所述第三次信号、所述第三辅助信号以及所述另一系统接地,所述晶体管为MOSFET晶体管,且所述晶体管的一漏极连接所述第四信号,所述晶体管的一栅极连接所述第九信号,所述晶体管的一源极以及所述采样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信号,且所述采样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系统接地。
在上述电动工具开关电源转换电路中,所述输出滤波单元包括一输出整流二极管、一滤波电容以及一滤波电阻,且所述输出整流二极管的一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信号,所述输出整流二极管的一负极以及所述滤波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直流输出电源,所述滤波电容的另一端以及所述滤波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次信号,所述滤波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另一系统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40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