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六角带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43530.6 | 申请日: | 2011-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4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汪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肯莱特传动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G1/08 | 分类号: | F16G1/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 地址: | 31125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六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带。
背景技术
双面V带,是一种横截面为六角形四个工作面,正反两面传动屈挠的环型橡胶带,适合于多轴传动,特别适应多轮传动,主要用于传动空间小,结构紧凑的传动场合。传统的六角带都是采用包布式结构形式,如专利号为200920241526.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于2010年10月20日公开了一种双面V带,由包边层、强力层及压缩层组成,所述的强力层设置在压缩层中间,压缩层与强力层一体成型形成截面呈六边形,在压缩层外包设有包边层。包布式六角带其成型工艺复杂,成型的半成品角棱六角形状,生产效率低,硫化工艺也复杂,需上下四块模板合模,分段平板硫化,且硫化时因带胚胶料流动不均,很容易造成产品偏斜,即正品率较低,另外,包布式六角带因横向刚度低,弯曲应力大动态生热高,且摩擦面的摩擦力较小,容易打滑,一般包边式六角带的都采用NR,SBR生产,使用寿命短,也不适合大功率的传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力学性能好,不容易打滑,寿命长,适于大功率传动的新型六角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六角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部的强力层及分别连接于所述强力层上下两侧的顶胶和底胶,所述顶胶上设有顶布,所述底胶下设有底布,所述顶胶和底胶为定向短纤维橡胶复合体层,所述顶胶和底胶的外表面设有齿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强力层包括缓冲胶及包裹于所述缓冲胶内沿V带传动方向排列的线绳结构。
优选的,所述线绳为聚酯线绳。
优选的,所述定向短纤维橡胶复合体层中短纤维群是沿V带横向定向的。
本实用新型六角带由原来的包布式,改为切边式,即在底胶中增加了横向排列的短纤维,短纤维群在V带压缩层中是按横向定向,这样可明显提高V带的横向刚度和承受侧面压力的作用,使载荷更均匀地分布在全部强力层上,以提高V带的动态力学性能。在底胶中加入定向短纤维后可提高底胶的硬度和耐撕裂强度。定向短纤维橡胶复合体可有效地防止V带表面的早期破坏和提高耐磨性能,同时也增加了V带与槽轮的抓着力,并降低传动中的噪音,提高了带的横向刚度和耐磨性,并提高了抓着性能,即可减少打滑,可降低皮带的生热。强力层采用线绳结构,与传统包布式的帘布结构比较具有弯曲应力小,动态生热低,由原来的平底型改为两面都为齿型结构,这样可以减少皮带的弯曲应力,并有利于散热,增加皮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六角带的实施例,包括中部的强力层及分别连接于所述强力层上下两侧的顶胶2和底胶5,所述顶胶上设有顶布1,所述底胶下设有底布6,所述顶胶和底胶为定向短纤维橡胶复合体层,所述定向短纤维橡胶复合体层中短纤维群是沿V带横向定向的。所述顶胶2和底胶5的外表面设有齿形结构。所述强力层包括缓冲胶3及包裹于所述缓冲胶内沿V带传动方向排列的线绳结构4。所述线绳为聚酯线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肯莱特传动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肯莱特传动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35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蜗杆减速器、机器人关节及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机动车、制动器及制动蹄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