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琼脂凝胶制孔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42436.9 | 申请日: | 2011-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2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森;曲连东;郭东春;姜骞;原冬伟;林欢;司昌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447 | 分类号: | G01N27/447;G01N33/55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琼脂 凝胶 制孔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检验器具,具体说就是一种琼脂凝胶制孔器。
(二)背景技术
在凝胶状介质中,抗原、抗体向周边扩散,当特异性的抗原、抗体相遇发生反应,产生抗原抗体复合物,该复合物在凝胶介质中可形成沉淀线,沉淀线一般肉眼可见或染色后可见。根据此原理,在生物医学抗原、抗体检测试验中,经常会采取琼脂凝胶扩散试验的方法:一定比例的琼脂,在适宜的溶液中,经高温溶解、冷却后,即可形成凝胶形态;在琼脂凝胶上,通过打孔方法,形成圆孔,孔与孔之间有固定的距离,在相邻的两孔分别加入特异性的抗原和待检测抗体(或者特异性的抗体和待检测抗原),经过一段时间的扩散后,若在两孔之间形成特异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沉淀线,即可判定待检抗体阳性(或者待检抗原阳性)。
传统的打孔器,多由直径3~5mm,高度20~30mm的钢管构成,共7根,成六角型分布固定于塑料基板上,孔距3-5mm。使用这种打孔器的制孔方式,每制备一组孔需要打孔一次,挑去孔内胶粒一次,速度慢且制孔数量少。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孔数量多、速度快的琼脂凝胶制孔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基盘和圆柱棒组成的,圆柱棒固定在基盘上。
本实用新型还有以下技术特征:
(1)所述的圆柱棒的直径为直径5mm、高度为20mm,每7根圆柱棒形成一组,成六边形分布,间距5mm,共42根。
(2)所述的基盘为圆形,直径为98mm、厚度为5mm。
本实用新型一种琼脂凝胶制孔器,具有以下优点:改变了传统制孔方式,无需打孔、挑去孔内残余胶粒的过程,每次只需在凝胶凝固前插入制孔器,凝胶凝固后拔出制孔器,即可完成;制孔数量多、速度快,一次即可制备6组42孔;本实用新型使用聚四氟乙烯或聚苯丙烯材质制成,无毒无害,符合FDA要求,符合生物安全要求,适宜生物医学类检测应用。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结合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琼脂凝胶制孔器,它是由基盘(1)和圆柱棒(2)组成的,圆柱棒(2)固定在基盘(1)上。本实用新型还有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圆柱棒(2)的直径为直径5mm、高度为20mm,每7根圆柱棒形成一组,成六边形分布,间距5mm,共42根。
所述的基盘(1)为圆形,直径为98mm、厚度为5mm。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一种琼脂凝胶制孔器的制孔的流程如下:
(1)称取1g的琼脂,加入到100mL的生理盐水中,经微波炉加热至琼脂完全溶解。
(2)将溶解的琼脂倒入平皿中,约4mm厚,放上琼脂凝胶制孔器,静置待温度降至室温后,拔出琼脂凝胶制孔器,即得到制孔完毕的琼脂凝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24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床式钢管超声波探伤系统
- 下一篇:油液质量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