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地球运动原理演示仪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41880.9 | 申请日: | 2011-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7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樊有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有芳 |
主分类号: | G09B23/02 | 分类号: | G09B2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5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 地球 运动 原理 演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演示仪,尤其是涉及一种教学及科研工作用太阳地球运动原理演示仪。
背景技术
目前,教学及科研工作中使用的演示仪通常为地球仪,这种地球仪由支架和安装在支架上且表面绘制有地图的球形体所组成,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只能静态地反映各地理位置和特征,无法全面直观地动态的表达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运动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所产生的众多天文地理现象,而这些信息和知识只能凭借人们的想象力来获得,既不直观也不真实,且大大增加了人们特别是空间想象力不成熟青少年学习地理知识的难度和准确理解的困难,甚至造成人们获得错误信息。
尽管现在也有一些演示仪,将太阳和地球安装在一个支架上来实现演示目的,但是这种演示仪设计不合理且结构相对复杂,同时生产使用成本高,因此不能普及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太阳地球运动原理演示仪,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方便,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将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运动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所产生的众多天文地理现象很好表示出来的问题,同时生产使用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地球运动原理演示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架中心的太阳 仪和与所述支架边沿相连接的地球仪,所述支架由底架和安装在所述底架上端外侧的地球公转轨道盘组成,所述太阳仪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盘中心位置,所述太阳仪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架上,所述地球仪通过万向连接件与地球公转轨道盘的盘边沿相连接,且所述万向连接件与地球公转轨道盘构成旋转连接,所述地球仪设置在万向连接件上且与万向连接件内圈之间构成旋转连接,所述万向连接件上还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万向连接件的边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通过牵引线与太阳仪相连接。
上述的一种太阳地球运动原理演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由支腿和垂直安装在支腿上端的横杆组成,所述横杆一端与地球公转轨道盘内侧连接,所述横杆另一端与太阳仪表面连接。
上述的一种太阳地球运动原理演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连接件由圆形圈体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圆形圈体边沿的夹体两部分组成,所述地球仪设置在圆形圈体上,所述连接杆与圆形圈体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太阳地球运动原理演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圈体的横截面与地球公转轨道盘的横截面之间的夹角为26°。
上述的一种太阳地球运动原理演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仪的中心横截面与地球公转轨道盘的横截面之间的夹角为0°-20°。
上述的一种太阳地球运动原理演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球公转轨道盘上表面设置有用于表示24个节气的节气标识符。
上述的一种太阳地球运动原理演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球仪上设置有便于扳动其旋转的转把,所述转把与地球仪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方便。
2、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将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运动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所产生的众多天文地理现象很好表示出来的问题。
3、能有效直观地演示地球本身以及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运动关系,同时可直观地反映出诸如地球在公转和自转时转到每个方位的地理特征和 时间、时差、季节、节气以及日照变化,极昼极夜和日食等天文地理现象,便于人们理解学习。
4、由于该演示仪不采用电动方式带动地球仪旋转以及太阳仪不发光等,因此生产使用成本低。
5、适用范围广,不仅能有效适用于教学工作过程中,且也可用于科研工作中。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太阳仪; 2-地球仪; 3-支腿;
4-地球公转轨道盘; 5-万向连接件; 6-连接杆;
7-牵引线; 8-横杆; 9-节气标识符。
10-转把。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有芳,未经樊有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18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