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力产生的演示教学实验仪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41844.2 | 申请日: | 201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6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王国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鹏 |
主分类号: | G09B23/12 | 分类号: | G09B23/1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阜阳市科颍专利事务所 34108 | 代理人: | 徐宝泉 |
地址: | 610225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力 产生 演示 教学 实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具,确切的说是一种浮力产生的演示实验仪。
背景技术
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是物体承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种托力叫做浮力,也是物体对液体的压力和液体对物体向上抗压的压力之差,当物体的前后左右及上部浸没在液体里,而下部没有液体时,物体则保持在原来的静止状态,不会上浮,这是因为物体只受到液体前后左右及上部向下的压力,而物体的下面没有向上的压力,致使物体静止不动,由于这一理性认识因缺乏教具在教学上极难说教,而单纯的说教教学,效果极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观的浮力产生的教学实验仪,以解决单纯的说教和因缺乏直观教具产生的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由截去瓶底的大饮料瓶、小饮料瓶及水槽组成,在水槽的上端开有水槽口,水槽口内装有大饮料瓶,大饮料瓶倒置于水槽内,使瓶底成为大瓶的上口,大饮料瓶内设有支架,支架固定在大瓶上端的瓶口上,支架的上端设有上瓶套,下端设有下瓶套,大饮料瓶内装有大乒乓球,大乒乓球与大饮料瓶的下瓶颈口紧密接触,大饮料瓶内装有小饮料瓶,小饮料瓶倒置在大瓶内的支架上,上端开有小饮料瓶瓶口,小饮料瓶内装有小乒乓球,小乒乓球与小饮料瓶的下瓶颈口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几乎不花费成本,其教学实验形象逼真、直观生动、趣味性强,可用于师生探索学习和丰富科研活动,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增强废物利用与环保意识。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大饮料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小饮料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验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中示出的水槽1的上端开有水槽口,水槽口内装有大饮料瓶2,大饮料瓶内设有支架3,支架固定在大瓶上端的瓶口上,支架的上端设有上瓶套4,下端设有下瓶套5,大饮料瓶内装有大乒乓球6,大乒乓球与大饮料瓶的下瓶颈口7紧密接触。大饮料瓶内装有小饮料瓶9,小饮料瓶倒置在大饮料瓶内的支架上,上端开有小饮料瓶瓶口10。小饮料瓶内装有小乒乓球11,小乒乓球与小饮料瓶的下瓶颈口8紧密接触。
图1—2中,实验时,分别向大小饮料瓶中注入半瓶清水,使乒乓球的上面及前后左右面浸没在清水内,此时的乒乓球因其底部无水,没有产生向上的托力,球体不上浮。
图3中示出的小饮料瓶9置入大饮料瓶2内的支架内,使液体从小饮料瓶的瓶底小口进入小饮料瓶内,小饮料瓶内的小乒乓球11便立即上浮在小饮料瓶的清水上面,而大饮料瓶内的大乒乓球始终静止在下面的瓶口内。由此证明,由于小饮料瓶底端进入清水,使小乒乓球的底面产生了向上的托力即浮力,其结论为只有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里,才能产生向上的浮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鹏,未经王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18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可拆卸的钢化玻璃的显示器
- 下一篇:教学用反冲演示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