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氧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41164.0 | 申请日: | 2011-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9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岭市华鑫工具厂 |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蔡正保 |
| 地址: | 3175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增氧机,特别是一种鱼塘增氧机。
背景技术
氧气是鱼虾生存的必须物质,氧气在鱼塘水中的浓度直接影响鱼虾的生活质量、生长速度、存活率及品质。尤其是在夏天低气压天气,由于鱼塘内的溶氧浓度低,会导致鱼塘内鱼虾窒息而亡。已有技术中人们常用电动增氧机增氧,使用这种方法,有时候由于停电,电压不足等原因,仍会造成鱼塘内溶氧浓度过低的问题。同时,电力增氧也会造成电力资源紧张,导致养殖成本的增加。
为此,人们经过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随着渔业养殖集约化的发展,鱼塘用增氧机的需求不断增加,增氧机的增氧方式演变成以下两种:一种靠机械转动,搅动水使水产生对流而达到增氧的目的;另一种是直接将空气压入水中从而达到增氧的目的。而以上两种方式虽然能增氧,但还是存在以下缺陷:第一种采用机械转动增氧,功耗大、曾氧量小、容易对鱼类产生损伤;第二种导致鱼塘中的水无法运动,增氧面积小,达不到实际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方便灵活、可在鱼塘中自由移动的一种增氧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增氧机,包括浮箱和设置在浮箱下方且具有进水管的潜水泵,所述浮箱的上部设置有进气管,在所述浮箱的侧部设置有出水管,在所述的浮箱内还设置有混合室,上述进气管的下端与所述的混合室连通,上述出水管的内端与所述的混合室连通,上述的进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的出水管的进水口对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管包括向水塘底部延伸的管体,在所述的管体上开设有若干微孔,所述的微孔沿管体径向设置。
本增氧机在工作时,潜水泵抽取鱼塘中的水,使水沿着进水管流入到混合室内,因为进水管的出水口与出水管的进水口对应设置,所以水沿着出水管流回到鱼塘中。由于水在混合室内流动,使得混合室内产生负压,鱼塘外的空去经进气管进入到混合室内,与水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水经出水管流回到鱼塘中,达到给鱼塘增氧的目的。出水管在使用时,不仅给鱼塘深水处输送,而且还给水塘中部位置也输送了氧气混合水,使鱼虾更好的生长。在整个过程中,浮箱的作用是使本增氧机漂浮。
在上述的增氧机中,所述的进水管的出水口为若干个,且所述出水管也为若干个,所述的进水管的出水口分别与上述的出水管的进水口一一对应设置。
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用一个潜水泵能实现对其周围的鱼塘水都进行增氧操作,提高增氧效率,降低潜水泵的使用量,降低养殖成本。
在上述的增氧机中,所述的进水管的出水口为4个。
在上述的增氧机中,所述的浮箱呈圆柱形,上述的4个进水管的出水口分别位于圆柱形浮箱的4个等分线处。
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用最少的混合室使鱼塘中各个方向上的水都得到增氧,降低了混合室的使用量,使得加工和安装方便,降低了养殖成本。
在上述的增氧机中,所述微孔的数量沿管体的上端向管体的 下端逐渐递增。水深的地方需要的氧气更多,所以这样设置有助于给水塘深水提供更充足的氧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增氧机具有以下优点:
1、本增氧机通过浮箱漂浮在水面上,在使用上方便灵活,易于加工,可在鱼塘中自由移动。
2、由于一个浮箱内具有若干出水管,用一个潜水泵能实现对其周围的鱼塘水都进行增氧操作,提高增氧效率,降低潜水泵的使用量,降低养殖成本。
3、出水管上微孔的数量沿管体的上端向管体的下端逐渐递增,因为水深的地方需要的氧气更多,所以这样设置有助于给水塘深水提供更充足的氧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增氧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的俯视图。
图中,1、浮箱;2、潜水泵;3、进气管;4、出水管;41、进水口;42、管体;43、微孔;5、混合室;6、进水管;61、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增氧机,漂浮设置在鱼塘中。该增氧机主要包括浮箱1和设置在浮箱1下方且具有进水管6的潜水泵2,该增氧机主要通过浮箱1的浮力漂浮在鱼塘中的。如图1所示,在浮箱1的上部设置有进气管3,如图2所示,在浮箱1的侧部设置有出水管4。在浮箱1内还设置有混合室5,如图1所示,进气管3的下端与混合室5连通,出水管4的内端与混合室5连通,进 水管6的出水口61与出水管4的进水口41对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岭市华鑫工具厂,未经温岭市华鑫工具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11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