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射钉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41011.6 | 申请日: | 2011-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8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皮开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皮开福 |
主分类号: | B25C1/14 | 分类号: | B25C1/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76 | 代理人: | 褚治保 |
地址: | 6441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钉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射钉紧固器材行业的射钉器,它用于混凝土、钢铁、砖砌、岩石等构件上,完成各种固定作用。
【背景技术】
目前,通用型低速活塞式射钉器主要由钉管、活塞筒、活塞杆、弹膛体、外套筒、扳机、握把等零部件组成。使用时先将射钉装入钉管孔内,再将射钉弹装入弹膛体内,射钉器钉管垂直紧压在工作基面上,用手力推压握把,使钉管后退压缩到极限位置,扣动扳机击发,将射钉射入在基体内。击发后用手拉出钉管,使活塞杆复位的同时退出弹壳。每射击一次均需按以上操作顺序进行。
但是,由于目前三个品种的射钉器(307型、301型、603型)都是使用各自的配弹、配钉来完成各自的射击任务,且均为单发供弹,如在施工作业时需用多种射钉,就必须得反复使用三种射钉器,给制造和施工造成麻烦,并且提高了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射钉器,该射钉器将原单发供弹变为现在的自动连续供弹,同时采用一个系列的配弹就能完成各系列的射钉击发任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射钉器,包括击针座、击针、握把、扳机、钉管、活塞筒、活塞杆、活塞、外套筒、弹膛体,握把包括圆柱筒和把柄,握把圆柱筒的内径与外套筒的外径滑动配合,在击针座的前端设置有凹槽,外套筒的后端开有窗口,并在握把的圆柱筒和外套筒的相对应位置上开设有窗口,在弹膛体与击针座前端的凹槽之间置有带拨弹装置的弹匣。
上述的射钉器,在钉管与活塞筒的前端连接,在钉管与活塞筒之间设置有受钉管后端大孔限位的制动环。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替代现有的三种射钉器,达到了一器多用的的效果,并能够自动连发,结构简单,降低和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施工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射钉器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在图中,1、外套筒;2、钉管;3、制动环;4、活塞杆;5、活塞;6、活塞筒;7、弹膛体;8、击针座;9、击针座簧;10、圆柱筒;11、把柄;12、扳机;13、扳机簧;14、击针;15、击针簧;16、击针挡环;17、压簧;18、压簧销;19、限位销;20、压紧盖。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NS307A型射钉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弹膛体7内径及其斜度增大,同时将其尾部加长,以适用S1(6.8×11)型号射钉弹;将击针座8前端加长并形成凹槽,增加拨弹装置,同时将外套筒及握把相应位置开窗,并将外套筒上原有开槽部位封闭,以适用S1型号射钉弹弹匣,便于自动送弹。为了使用异性钉和M钉,另外增加一件备用钉管(管内径不同)。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图1所示的射钉器由击发机构和发射机构组成。其击发机构包括击针座8、保险簧、保险阻铁、击针座簧9、击针14、击针簧15,握把、扳机12等零件组成。握把分为圆柱筒10和把柄11两个部分,击针座8由钢件加工而成,被装在握把的圆柱筒10内。击针座8的前端设有凹槽,用来插入弹匣(图中未画出),并与之衔接扣紧。紧接凹槽的是一个轴向击针座8孔,击针14穿过击针座8孔能冲撞弹匣中的射钉弹(图中未画出),在击针座8孔的正下方设有孔和槽,孔用来装保险簧,槽用来装保险阻铁。当击针座8压缩后退时,击针14的保险程度随阻铁对击针14的阻力增大而加大。击针座簧9一端抵在击针座8尾部,另一端被固定在外套筒1后端的内壁上。
击针14分为针头、针杆、设置在针杆后部外周的挡环16几个部分,针杆为两段圆柱体,后段圆柱体的直径要大于前端圆柱体。击针簧15一端抵在挡环16,另一端抵在握把内壁上。位于击针14下面的扳机12为一个块状,扳机12上面有爪、销孔和扳机12簧13,被销穿过销孔铰接在握把上,当扳机12上的爪与阻铁衔接时,扣动扳机12可解除阻铁对击针14的约束,通过扳机12簧13可使扳机12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皮开福,未经皮开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10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