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连接器的遮蔽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0320.1 | 申请日: | 2011-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5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蔡上升;刘望全;胡光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宇球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421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遮蔽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的遮蔽壳体。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连接器的焊板方式主要分为有插入式和平贴式两种,而在插入式焊板的电连接器当中,其上的遮蔽壳体通常都包括设有前后两对插脚,该插脚用于插入并焊接在电路板,以将电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上。如图1所示,就揭示了这一类型的电连接器结构,其中遮蔽壳体上的后插脚11是从其下表面后端沿边缘撕开伸展到侧面并与侧面平行,而前插脚21是从下表面中间开始撕开伸展至侧面并与侧面平行,两插脚的长短一样,但以这种方式将底面撕开形成的插脚由于本身结构在冲压方面的限制,使得其前插脚21从下表面撕开伸展的材料面积有限,故而插脚的长度也就受此影响,这样一来,该类连接器只适用于较低高度的焊板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这一问题,中国专利号CN200520004599.2中有揭示了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复数端子、第一外壳及第二外壳,第二外壳上设有若干插脚,组装时,第二外壳外挂于第一外壳上,以使连接器的插脚不受长度的限制。虽然该连接器结构有效解决了插脚长度的问题,以配合电子产品高度的应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问题,例如,该结构的连接器由于另增加有第二外壳,这样就需要新增开一套模具,这样使得产品成本增加;另外,该第二外壳组装于第一外壳上,还需要增加制程,这样不但影响生产率的提高,同时还影响产品的品质,最终也将致使产品成本增加;以上这些对于在当今连接器行业微薄利润的时代,实不便于现行生产发展与推广,需要重新谋求解决之道,以符合现行实际之需要。
有鉴于此,本创作设计人针对上述缺陷与不足,经过长期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创设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不足和缺陷的创作设计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遮蔽壳体,其插接脚的长度不受限制,而且插接脚的连接强度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一种电连接器的遮蔽壳体,包括上壁、下壁、连接所述上壁和下壁的一对侧壁,所述上壁的前端缘和后端缘与下壁的前端缘和后端缘中的任一端缘处朝外反向180°弯折延伸有一平板壁,所述平板壁的左端缘和右端缘分别向下弯折延伸有插接脚,所述该等插接脚至少构成所述电连接器的插接脚中的一部份。
所述平板壁由所述上壁的前端缘反向往后折弯而成。
所述平板壁由所述上壁的后端缘反向往前折弯而成。
所述平板壁由所述下壁的前端缘反向往后折弯而成。
所述平板壁由所述下壁的后端缘反向往前折弯而成。
所述平板壁的左端缘和右端缘分别向下弯折延伸的插接脚构成所述连接器的前插接脚。
所述平板壁的左端缘和右端缘分别向下弯折延伸的插接脚构成所述连接器的后插接脚。
所述平板壁上至少设有一个用来为弹性舌提供弹性活动的缺口或开孔。
所述平板壁的左端缘和右端缘分别向下弯折延伸的插接脚开设有扣孔,所述侧壁对应所述扣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扣片,所述扣片末端弯折,所述扣片与扣孔相互扣合。
所述遮蔽壳体上还设一固定板,该固定板上设有一用来与机板锁合的螺丝孔。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遮蔽壳体的两个前插接脚由上壁或下壁弯折出的平板壁的左端缘和右端缘向下弯折形成,从而不需要在外壳的两侧壁切割形成全部插接脚,由于两个前插接脚是由外壳弯折后形成的,所以插接脚长度不受外壳两侧壁的限制,可适用于需要各种插接脚长度的电连接器,提高了电连接器的适应性;两个前插接脚受到两侧壁的支持,插接强度也大为提高。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宇球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宇球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03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