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发动机水套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0276.4 | 申请日: | 2011-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3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吴征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业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N19/04 | 分类号: | F02N19/04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樊灵芬 |
地址: | 441105 湖北省襄樊***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发动机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冷启动系统中的水套加热装置,尤其涉及北方地区在寒冷的冬季启动柴油发动机前对水套预加热的辅助启动装置,属于发动机电加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气温底下寒冷的冬季,尤其是气温达到零下15~30摄氏度时,柴油发动机很难启动,这主要是由于柴油机的供油系统,即柴油在低温下结蜡导致供油故障和柴油机润滑系统在低温下对柴油机润滑失效所致。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卡车司机在无法启动发动机的情况下用开水淋烫发动机、用火烧烤、用喷灯烧烤发动机油底壳,将机油加热以提高发动机冷启动特性,有些发动机制造商也考虑过采用进气加热、喷油嘴局部加热来提高发动机冷启动特性的办法。这些办法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或者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情况下是可以采用的,但是该办法效率低,往往只考虑到强行把发动机启动运转起来,没有考虑到在发动机温度没有升起来润滑系统润滑不完全的情况下,经常这样强行启动发动机,对发动机的磨损很大,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发动机故障率,降低了发动机使用寿命,发动机启动后排烟也不理想,对环境的污染也是非常大的。通常正确的做法是发动机启动后必须怠速运行5分钟,待发动机机身温度升起来达到润滑标准才可以高速额定运行做功,而在这个长怠速运行时间里,发动机运转是没有做任何有用功的,柴油的消耗更是不经济的,且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因此在上述这些情况下,温度对柴油机正常启动来说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能够预热整个发动机机身,使发动机水套的防冻液始终保持在4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的柴油发动机水套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柴油发动机水套加热器上设有防冻液进液口和出液口,防冻液进液口上设有单向阀,在加热器内防冻液出液口的一端固定有加热管,加热器内防冻液进液口处设有温控器,加热器上安装有两个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支架安装在加热器的下方,防冻液出液口一端的支架的高度高于防冻液进液口一端的支架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加热管通过固定在加热器内的加热管安装板固定在加热器内;所述的温控器通过固定在加热器内的温控器固定板固定在加热器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加热器的两端设有端盖,端盖通过螺栓固定在加热器两端的不锈钢法兰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加热器下方设有防冻液放液口,防冻液放液口上设有防冻液放液阀。
在加热器的底部是一对有高度落差的固定安装支架,高低不同的安装支架可以让防冻液进出口的高低位置发生改变,使进液口低于出液口,这样就更利于冷的防冻液从低位的进口进入加热器,经过加热管,被加热的防冻液从高位出口流出,防冻液在加热的过程中,单位体积质量由重变轻,这样防冻液在水套内就形成流动循环反复加热,通过热的传递就能达到使发动机机身整体变热目的。防冻液进液口端装有温控器和单向阀,防冻液从发动机低水套接口进入到加热器进液口经过一个单向阀体,经温控器检测温度后经加热管加热流出加热器。单向阀会阻止防冻液反向回流,温控器检测防冻液温度高低决定电源的通断,高于额定温度将断开电源,低于额定温度将接通电源。通过温控器的通断就能始终保持防冻液在40摄氏度左右。防冻液出口端装有加热管和电源指示器,加热器壳两端外部安装有两个端盖,防冻液进出液口用橡胶软管接于发动机水套相应的接口上,加热器防冻液进液口接发动机水套低位出液口、加热器防冻液出液口接发动机水套高位进液口,遵循冷液低进入,经加热后热液高液位流出的原理,使加热器内的防冻液就不能在发动机水套内循环。
本柴油机水套加热器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热能充分的给发动机水套里的防冻液加热,通过防冻液在机身水套中冷热循环,使发动机水套的防冻液始终保持在40摄氏度左右,有效的解决了北方地区柴油发动机在冬季启动失败的问题。它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更换容易、安装方便、效果明显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业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业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0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帆式风能动力自动转换装置
- 下一篇:装载机用液化天然气供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