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然分层蓄冷与蓄热中央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0156.4 | 申请日: | 2011-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5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美兆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 分层 蓄热 中央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制冷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然分层蓄冷与蓄热中央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央空调系统,在需要制冷时启动制冷,不需要时就关闭。由于电力供需矛盾突出,电力设备长时间的满负荷运行,电力设备难于安排正常检修,严重威胁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在城市电网负荷中,空调电力负荷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有的城市已占到40%。从资源配置和节约电能的目的来说,在用户侧实现电能的“移峰填谷”是最优的,因此“移峰填谷”就成为电力部门和空调界共同关注并携手推进的重点工作。为力激励用户使用低谷电能的积极性,在国家经贸委、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电监会、国家电力公司等部门引导下,各地出台了一系列的低谷电价优惠措施,许多地区逐步实行了分时电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移峰填谷”的自然分层蓄冷与蓄热中央空调系统。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然分层蓄冷与蓄热中央空调系统,包括蓄冷蓄热水池,在所述蓄冷蓄热水池的进出水口连接有一散流布水器,在所述散流布水器的进水端连接一电热水锅炉,在所述散流布水器的出水端连接一板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为防止水的流入、流出对储存冷水的影响,在蓄冷蓄热水池中通过散流布水器从池中取水和向池中送水。晚上,在低价低谷时段运用主机-电热锅炉将蓄冷蓄热水池的水制冷或制热储存在水池内,在第二天白天用电高峰时段通过板式换热器换热供给末端设备。由于,晚上蓄冷或蓄热需要开主机-电热锅炉的时候电价低,白天放冷或放热的时候,电价高不需要开主机。
由上可知,利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移峰填谷”的功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中:
1、蓄冷蓄热水池 2、散流布水器
3、电热水锅炉 4、板式换热器
5、末端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公开了一种自然分层蓄冷与蓄热中央空调系统,包括蓄冷蓄热水池1、散流布水器2、电热水锅炉3、以及板式换热器4,散流布水器2连接在蓄冷蓄热水池1的进出水口,电热水锅炉3连接在散流布水器2的进水端,板式换热器4连接在散流布水器2的出水端,板式换热器4换热供给末端设备5。
本实用新型利用密度的影响将热水与冷水分隔开,因水温在4℃时密度最大,蓄冷蓄热水池依靠稳定的斜温层阻止下部的冷水与上部的热水相互混合。为防止水的流入、流出对储存冷水的影响,在蓄冷蓄热水池通过散流布水器从池中取水和向池中送水。晚上,在低价低谷时段运用主机-电热锅炉将蓄冷蓄热水池的水制冷或制热储存在水池内,在第二天白天用电高峰时段通过板式换热器换热供给末端设备。由于,晚上蓄冷或蓄热需要开主机-电热锅炉的时候电价低,白天放冷或放热的时候,电价高不需要开主机,从而可实现“移峰填谷”的功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美兆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美兆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01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