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草鱼呼肠孤病毒快速检测试纸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20040068.4 申请日: 2011-02-12
公开(公告)号: CN202002934U 公开(公告)日: 2011-10-05
发明(设计)人: 王晓洁 申请(专利权)人: 鲁东大学
主分类号: G01N33/577 分类号: G01N33/577;G01N33/558;G01N33/569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4000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草鱼 呼肠孤 病毒 快速 检测 试纸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病害病原检测技术的改进,具体讲是一种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快速检测试纸,属于检测试纸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草鱼呼肠孤病毒病是草鱼养殖中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导致很高的草鱼死亡率,可达70-80%的死亡率,给草鱼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该病毒引起的疾病又称为草鱼出血病,其出血症状常与细菌引起的出血很难鉴别,又鉴于草鱼出血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而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尤显重要,以期达到早发现、早预防的目的。快速准确的病毒分离检测技术已成为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

目前,病毒性草鱼出血病的诊断主要是依靠实验室内对草鱼呼肠孤病毒检测来确诊,现实验室检测方法有:葡萄球菌A蛋白协同凝集试验(杨广智1991);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江育林1993);荧光抗体技术检测法(江育林1993);斑点免疫印迹检测法(邵健忠1996);免疫吸附电镜观察法(袁爱华1990);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王铁辉1997)等。这些方法,操作程式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实验室仪器设备,且耗时较长,整个过程需要几个乃至十几个小时,达不到快速检测的目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灵敏度高,可用于无症状病鱼的检测,但其高灵敏度易导致假阳性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及斑点免疫印迹检测法,是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但被检组织的内源酶可以对其检测结果产生干扰,导致假阳性的出现。因此一种适用于水产养殖病害病原的快速、准确、简便、快速、无假阳性的检测方法的研制势在必行,以期达到早发现、早预防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草鱼呼肠孤病毒病严重危害草鱼养殖业的现状,针对水生生物生理特点,设计提供一种能够达到快速、简便、准确检测目的的草鱼呼肠孤病毒快速检测试纸。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现如下

草鱼呼肠孤病毒快速检测试纸,包括适当尺寸的不干胶载体板7,特殊之处在于在该载体板的中间部设有由硝酸纤维膜制成的检测层5,检测层5上粘贴包被有草鱼呼肠孤病毒单抗D液的检测线3及羊抗小鼠IgG的质控线4,与检测层5相延续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由吸水纸构成的加样端吸水层1和手持端吸水层6,在检测层5的检测线3的远端与加样端吸水层1交界处,设有载有金标单抗C的玻璃纤维膜2,该膜一端部分设置在加样端吸水层1之下,其另一端部分设置在检测层5之上。

本实用新型草鱼呼肠孤病毒快速检测试纸的检测原理:

将草鱼呼肠孤病毒快速检测试纸的加样端吸水层插入或在其上滴加由磷酸盐缓冲液从捣碎的草鱼肾脏提取含有病毒粒子的检测样品,根据夹心免疫层析原理,即由金标单抗C同检测样品液中的抗原反应,形成由金标单抗C-草鱼呼肠孤病毒复合物,当该复合物层析至硝酸纤维素膜上预先包被在检测线上的单抗D处时,此处的抗体会识别该复合物中抗原,反应的结果便形成了金标单抗C+草鱼呼肠孤病毒抗原+单抗D的夹心结构,最终是单抗C上标记的胶体金颗粒在此固定并累积出现肉眼可见的红色线,未反应的金标单抗C则仍继续层析前行,当到达点预先包被在质控线羊抗鼠IgG处时,抗体类型为IgG的金标单抗C被其结合住,从而在此处也出现由胶体金颗粒固定并累积而显现出肉眼可见的红色线,结果是:检测线显示红色表示草鱼呼肠孤病毒阳性;检测线不显示红色,表示草鱼呼肠孤病毒阴性,即检测样品中不含草鱼呼肠孤病毒或是草鱼呼肠孤病毒含量极低。质控线显示红色,表示试纸有效;质控线处不显示红色,说明试纸失效,即或是金标抗体C、或是羊抗鼠IgG失活,检测结果无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草鱼呼肠孤病毒快速检测试纸,从实际的养殖需要出发,使用时无需专门设施和操作技术,适合普通养殖户池边检测,应用简单,具有检测快速、简便、准确、灵敏等特点,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的草鱼呼肠孤病毒快速检测试纸使用方法中,无需加入特殊的裂解液;只需将草鱼肾脏捣碎即可,与传统病毒提取研磨、离心等方法相比,此方法方便简单,可快速提取病毒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草鱼呼肠孤病毒快速检测试纸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草鱼呼肠孤病毒快速检测试纸的检测结果示意图。

杂交瘤细胞株GCRV-C,其保藏编号为:CCTCC-C201103;保藏单位全称及简称: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单位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保藏中心;保藏日期:2011年1月17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未经鲁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00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