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涂层背板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9608.7 | 申请日: | 2011-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9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旻风;费植煌;王贤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联合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08;B32B27/36;B32B27/3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112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涂层 背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电池板背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紫外性能强、耐温、耐久性能好的涂层背板。
背景技术
目前,涂层背板广泛用于太阳能电池板行业。大部分的涂层背板耐水解性能差,抗紫外能力低,导使用时间短,从而增加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紫外性能强、耐温、耐久性能好的涂层背板。
所述的一种涂层背板,包括PET基层、对称设置在PET基层两表面的耐水解处理层,其特征在于其中一面的耐水解处理层外设置复合而成的PVDF氟膜,另一面的耐水解处理层外涂有高氟合晶型氟涂层,所述的PET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简称,PVDF是聚偏氟乙烯的简称。
所述的一种涂层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ET基层厚度为150-300μm。
所述的一种涂层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水解处理层为含聚酯型聚胺酯树脂材料的抗水解、抗氧化保护层,其厚度为2-3μm。
所述的一种涂层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VDF氟膜为氟含量为59%的氟膜。
所述的一种涂层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氟合晶型氟涂层厚度为15-35μm。
上述的一种涂层背板,包括PET基层、对称设置在PET基层两表面的耐水解处理层,其中一面的耐水解处理层外设置复合而成的PVDF氟膜,另一面的耐水解处理层外涂有高氟合晶型氟涂层,所述的PET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简称,PVDF聚偏氟乙烯的简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PET基材两面涂有含聚酯型聚胺酯树脂材料的耐水解处理层,在一面的耐水解处理层外设置复合而成的PVDF氟膜,增加氟含量,从而提高抗紫外能力,使整体背板耐水解性及附着力大大提高,使背板应该在光伏组件中时,PET保护层具有抗水解、抗氧化功能,延长使用年限,节约经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PET基层,2-耐水解处理层,3- PVDF氟膜,4-高氟合晶型氟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涂层背板,包括PET基层1、对称设置在PET基层1两表面的耐水解处理层2,其中一面的耐水解处理层2外设置复合而成的PVDF氟膜3,另一面的耐水解处理层2外涂有高氟合晶型氟涂层4,所述的PET基层1厚度为150-300μm,所述的耐水解处理层2为含聚酯型聚胺酯树脂材料的抗水解、抗氧化保护层,其厚度为2-3μm,所述的PVDF氟膜3为氟含量为59%的氟膜,所述的高氟合晶型氟涂层4厚度为15-35μm。
在制作过程中,PET基层1进行表面等离子处理活化表面,将表面粗糙化,增加吸着力,再在两面分别涂上一层耐水解处理层2,其中一层耐水解处理层2的表面进行精涂,涂高氟合晶型氟涂层4,所述的高氟合晶型氟涂层4是指FEVE与聚偏氟乙烯共聚物、聚三氟氯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的共混体,涂层完之后,在干式复膜机上与含PVDF氟膜3进行复合,得到本实用新型的涂层铝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联合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联合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96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