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轮储能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39334.1 | 申请日: | 2011-0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6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蒋书运;王洪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K7/02 | 分类号: | H02K7/02;H02K7/09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9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轮 装置 | ||
1.一种飞轮储能装置,包括采用立式结构的设置有上传动轴和下传动轴的飞轮本体(7)、上轴承、下轴承和电机,飞轮本体(7)的上传动轴和上轴承相配合,飞轮本体(7)的下传动轴和下轴承相配合,电机连接在飞轮本体(7)的一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永磁轴承,永磁轴承的上磁环(8)固定在飞轮本体(7)的下端面,永磁轴承的下磁环(9)固定在下轴承固定板(10)上,并且,永磁轴承的上磁环(8)与永磁轴承的下磁环(9)相互对应,永磁轴承的上磁环(8)与永磁轴承的下磁环(9)之间有轴向间隙;所述的电机的定子(5)位于电机的转子(6)的上方,电机的定子(5)固定在机架上,电机的转子(6)固定在飞轮本体(7)的上端面,并且,电机的定子(5)与电机的转子(6)相互对应,电机的定子(5)与电机的转子(6)之间有轴向间隙。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轴承的上磁环(8)是由八块大小相同的环片(801)沿周向排成的圆环,并且每块环片(801)的S极到N极的指向均为从上向下或者均为从下向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 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轴承是上混合陶瓷球轴承(3),所述的上传动轴是上弹性轴(4),上弹性轴(4)呈阶梯状;所述的飞轮本体(7)的上端面与上弹性轴(4)中直径较大的部分固定连接,上弹性轴(4)中直径较小的部分嵌在上混合陶瓷球轴承(3)的内表面中;所述的下轴承是下混合陶瓷球轴承(15),所述的下传动轴是下弹性轴(12),下弹性轴(12)是阶梯轴;所述的飞轮本体(7)的下端面与下弹性轴(12)中直径较大的部分固定连接,下弹性轴(12)中直径较小的部分嵌在下混合陶瓷球轴承(15)的内表面中。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鼠笼(16),弹性鼠笼(16)位于下轴承固定板(10)上部的凹坑中,并且弹性鼠笼(16)与下轴承固定板(10)固定连接;下轴承固定板(10)上部的凹坑中盛有润滑油(13);所述的下混合陶瓷球轴承(15)的外表面和弹性鼠笼(16)的内表面相配合。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弹性轴(4)和上混合陶瓷球轴承(3)之间为间隙配合,并且,上弹性轴(4)中直径较大的部分的顶面到上轴承固定板(1)底面的距离小于电机的定子(5)和电机的转子(6)之间的轴向间隙。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固定环(14),下固定环(14)嵌在弹性鼠笼(16)中,并且,下固定环(14)的顶面和下混合陶瓷球轴承(15)的外圈底面相触,下固定环(14)的底面和弹性鼠笼(16)的内壁底面相触。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固定环(2),上固定环(2)嵌在上轴承固定板(1)的内壁上,并且上固定环(2)的底面与上混合陶瓷球轴承(3)的外圈顶面相触。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容器(11),所述的飞轮本体(7)、上轴承、下轴承和电机位于真空容器(1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93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止刹装置
- 下一篇:应用于直驱风力发电机的绝缘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