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升降式免避让上层停车台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9090.7 | 申请日: | 2011-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3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金华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法 |
主分类号: | E04H6/22 | 分类号: | E04H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升降 避让 上层 停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立体停车装置,涉及在原有车位之上加停一层,而原车位上的车辆无需为上层车辆的存取开出去避让的上层停车台装置。
技术背景
随着车辆的拥有量的增加,人们尝试各种的立体停车方式来缓解停车难压力。通常的立体车库形式单元规模大、占地面积也大,需要提前规划,造价也较高,一般不宜在已建成小区建造。已建成小区则常常采用简易二层停车装置,这类装置成本较低,但上层车辆升降时底层车辆必须开出去避让,使用上比较麻烦,管理上有一定的难度。
中国专利ZL 200520063234.7,名称为“一种移出无避让型上层停车位”,提供了一种地面层免避让的上层停车位装置,它是由地面轨道、可平移底座、可旋转升降柱、可升降的载车板组成的车辆升降搬移系统,载车板通过该系统的平移、旋转与下降操作到达地面,通过反向动作,载车板又可回到空中,如此实现车辆地面存取,空中存放。这种停车装置解决了上层停车地面层必须开出去避让的难题,使用上比较方便,还避免了车位管理上的问题。但是其特殊的受力结构,导致整个系统构件庞大笨重,地面轨道安装基础要求高,滚轮更换、维护频繁,加上较高的成本,严重地制约了其推广运用。
中国专利CN 200920314877.2免避让多层立体停车装置,中国专利200920315833.1无避让型多层停车台,均是本人在以上专利ZL200520063234.7基础上创新发展来的,它们都通过该装置存车的多层化 来降低该型装置的单个车位成本,但系统结构受力形式上并没变化,而且实际运用中只有一层的上层停车台应用较多,多层的并不太多。
现有免避让型上层停车台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其原因是该型停车装置的特点——载车板相对升降柱采用“悬臂梁”支撑方式,升降柱相对底座也是“悬臂梁”支撑方式,“悬臂梁”支撑方式是梁(柱)受力形式中最不利的一种,必然导致系统构件笨重庞大。在载车板升降搬移过程中,“悬臂支撑”的载车板对升降柱产生较大的侧向转矩,而最终支撑该侧向转矩的是底座两侧的滚轮。由于底座滚轮的轨道间距较小(一般只有0.3米),底座滚轮上受力很大(20吨左右),所以就要求用强大的轨道及轨道基础与滚轮配合。
现有免避让型停车装置的轨道要刚性支撑两排多列重载滚轮,所以就要求两轨道必须高精度安装,不然会导致部分滚轮不受力而部分滚轮受力过大。另外单侧轨道受力20吨对一般楼面、地面都是超载的,所以该型停车装置的轨道必须用梁做基础来分散载荷,成本较高,而且如果在建筑物内后做此轨道基础对建筑物结构将造成破坏,因此大大制约了该型停车台在已建成建筑物内的运用。
另外,升降机或升降平台常用于车辆、货物的升降,一般固定安装,即使是移动式的,也有底框或轮轴联系,下边不能用于停车,如果用于汽车停放则不能达到“免避让”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新型升降结构方案,形成了新的受力形式,目的在于通过降低结构受力来降低制造成本,并提高该型停车台适应性、安全性及可维护性。
移动升降式免避让上层停车台:包括若干不同形式滚轮组成的行走系统,载车板及其两侧的升降柱、底座,其特征在于:载车板两侧分别有升降柱及其底座,在载车板下方,不同侧的升降柱及其底座互不相连,底座上有行走系统,行走系统包含方位引导装置。
平行的升降柱分别垂直安装在载车板两侧的底座上,载车板分别与升降柱可同步升降地连接,升降柱下端通过底座滚轮与地面连接,升降柱上端通过载车板相互连接支撑,升降柱与载车板互为轨道与滑块关系,方位引导装置含有感知自身位置与方向的传感器,可以采用机械方式,或者采用光电智能引导方式,是本发明装置行走系统的组成部分,用于本发明装置在移出、旋转并回位过程中保持准确的运行轨迹。
作为优选,载车板每侧可连接若干个升降柱,升降柱垂直固定在相应一侧的底座上;升降柱多于一个时,可取消底座直接通过滚轮连接地面。
作为优选,两侧底座的后端滚轮均是定向驱动轮,其余滚轮为万向轮,这两个定向驱动轮同轴布置,分别有各自的驱动系统,驱动轮是现有技术,它整合了电机、减速器、刹车及滚轮,通过分别控制两个驱动轮的转动,可以实现底座的平移和旋转,这种方式对控制要求较为简单。
作为优选,两侧底座的后端滚轮有一个是定向驱动轮,定向驱动轮另一侧底座前端滚轮是转向轮,其余滚轮为万向轮,通过控制驱动轮的转动和转向轮的方向,可以实现底座的平移和旋转,这种方式对控制要求最为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法,未经金华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90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皮带轮系检测量具
- 下一篇:塑料中空板环插组装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