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串式光伏微逆变器孤岛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37528.8 | 申请日: | 2011-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6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美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浩君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马东晓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串式光伏微 逆变器 孤岛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串式光伏微逆变器孤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组串式光伏微逆变器,将逆变器直接和单个光伏组件集成在一起,为每个光伏组件单独配备一个具备交直流转换功能和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的逆变器模块,将光伏组件发出的电能直接转换成交流电能供交流负载使用或传输到电网。
孤岛效应的检测方法一般可分成被动式及主动式两类,被动式检测是检测并网系统输出端电压状态,如电压、频率等参数来判断电网是否停电;而主动式检测是指并网逆变器主动、定时地对电网施加一些干扰信号,由于电网可以看成是一个无穷大的电压源,然后通过检测电网的各项指标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孤岛效应。
传统组串式光伏逆变器孤岛检测,是在每一块逆变器加载一个孤岛检测装置。
目前孤岛效应的检测方法一般采用主动相移法,主动频移法,无功补偿法。但是,不论采取什么方法,都有两种不利之处:功率有损耗;对电网有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组串式光伏微逆变器孤岛检测装置,该装置可以增加实际发电量,减少电网的干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串式光伏微逆变器孤岛检测装置,具有光伏组件、微逆变器、岛检测装置和链接继电器;岛检测装置连接在链接继电器和电网之间;光伏组件的输出连接微逆变器的输入;微逆变器的输出连接链接继电器;
光伏组件和微逆变器集成成逆变器模块;
逆变器模块的数量大于等于1个;当逆变器模块的数量大于1个时,逆变器模块的输出之间串联的链接链接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实际安装中,把10到15个(多个)逆变器模块串联在一起,再接入电网,不需要每一块逆变器模块加载一个孤岛检测装置,只最靠近电网的逆变器加载孤岛检测装置,同时,在这一块逆变器内增加一个链接继电器,可以断开电网和后面逆变器。当电网出现断电时,这个逆变器检测到孤岛效应,就会断开并网继电器和链接继电器;这样增加实际发电量,减少电网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组串式光伏微逆变器孤岛检测装置,具有光伏组件1、微逆变器2、岛检测装置3和链接继电器4;岛检测装置3连接在链接继电器4和电网之间;光伏组件1的输出连接微逆变器2的输入;微逆变器3的输出连接链接继电器4;
光伏组件1和微逆变器2集成成逆变器模块5;(当然,也可以不是集成在一起的,但是成对出现)
当逆变器模块5的数量3个,逆变器模块5的输出之间串联的链接链接继电器4。
本实用新型实际安装中,把3个(多个)逆变器模块串联在一起,再接入电网,不需要每一块逆变器模块加载一个孤岛检测装置,只最靠近电网的逆变器加载孤岛检测装置,同时,在这一块逆变器内增加一个链接继电器,可以断开电网和后面逆变器。当电网出现断电时,这个逆变器检测到孤岛效应,就会断开并网继电器和链接继电器;这样增加实际发电量,减少电网的干扰。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美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美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75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0kV电网接地电压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马达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