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转式超临界CO2连续萃取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37236.4 | 申请日: | 2011-0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0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润东油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 |
| 地址: | 4012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转式超 临界 co sub 连续 萃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临界CO2萃取装置,具体是一种平转式超临界CO2连续萃取机。
技术背景
超临界CO2萃取法由于具有萃取能力强、提取率高、选择性强、无有害残留物,产品品质好等优势而成为理想的萃取法。然而,较高的设备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及较低的效率制约了该方法在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提取生产中的工业化应用。现有技术条件下的萃取设备庞大而复杂,间断萃取,使用后CO2的尾气处理成本高,且由于不能够及时的添加新萃取物料,与CO2不能达到饱和状态,使得能源浪费极为严重,使用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使用成本低和提高萃取效率的一种平转式超临界CO2连续萃取机。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第一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即一种平转式超临界CO2连续萃取机,包括与底座连接为一体的支撑件、设置在支撑件中心且与动力输入轴连接的主轴,其中:以所述主轴为中心的周边上均布有至少三个萃取釜,主轴通过径向连接杆与萃取釜固接;所述萃取釜包括萃取釜体、分别设置在萃取釜体上下端的顶盖和底盖,萃取釜体与顶盖和底盖之间通过能够瞬间断开后又能瞬间闭合的活接头连接,在萃取釜体与顶盖和底盖的连接处设置有筛网;所述萃取釜之间通过分别设置在顶盖上的管道和底盖上的管道依次串连,所述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管道与管道通过带能够瞬间断开后又能瞬间闭合的活接头的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均带能够瞬间断开后又能瞬间闭合的活接头的溶剂进出连接管和泄压管,溶剂进出连接管和泄压管上均设置有又一控制阀;以其中一个萃取釜的连接管为中心,其两旁的连接管上的溶剂进出连接管分别与溶剂进管和溶剂出管通过其上的活接头连接,泄压管均与溶剂回收罐连接。
上述结构所述的所述溶剂进管与柱塞泵连接。
上述结构所述的萃取釜的萃取釜体内径与设置在支撑件上的带螺旋出料机的落料斗上一致。
本结构所述的主轴与动力源之间设置有变速箱,主轴通过链轮或皮带或齿轮与变速箱连接,变速箱与电机之间通过链轮或皮带或齿轮连接。
由于实现上述装置,即上述的一种平转式超临界CO2连续萃取机,其结构紧凑简单,反应釜单独工作,与其它反应釜串连后形成反应回路,有效利用CO2的同时还便于工装,制造成本低,进一步降低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个萃取釜连接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中CO2流程的展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中底座的俯视图。
图中:1、底座;2、支撑件;3、主轴;4、萃取釜;5、萃取釜体;6、顶盖;7、底盖;801~806、活接头;9、筛网;1001~1002、管道;11、控制阀;12、连接管;13、进料连接管;14、泄压管;15、变速箱;16、落料斗;17、溶剂进管;18、溶剂出管;19、螺旋进料机;20、出料口;21、螺旋出料机;22、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2、3和4,图中的平转式超临界CO2连续萃取机,包括与底座1连接为一体的支撑件2、设置在支撑件2中心且与动力输入轴连接的主轴3,其中:以所述主轴3为中心的周边上均布有至少三个萃取釜4,主轴3通过径向连接杆22与萃取釜4固接;所述萃取釜4包括萃取釜体5、分别设置在萃取釜体5上下端的顶盖6和底盖7,萃取釜体5与顶盖6和底盖7之间通过能够瞬间断开后又能瞬间闭合的活接头801、802连接,在萃取釜体5与顶盖6和底盖7的连接处设置有筛网9;所述萃取釜4之间通过分别设置在顶盖6上的管道1001和底盖7上的管道1002依次串连,所述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11,管道1001与管道1002通过带能够瞬间断开后又能瞬间闭合的活接头803、804的连接管12连接;所述连接管12上设置有均带能够瞬间断开后又能瞬间闭合的活接头805、806的溶剂进出连接管13和泄压管14,溶剂进出连接管13和泄压管14上均设置有又一控制阀11;以其中一个萃取釜4的连接管12为中心,其两旁的连接管12上的溶剂进出连接管13分别与溶剂进管17和溶剂出管18通过其上的活接头805连接,泄压管14均与溶剂回收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润东油脂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润东油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72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反冲洗吸液过滤器
- 下一篇:动物行走玩具的驱动机构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