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贴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37190.6 | 申请日: | 2011-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4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利军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M35/00;A61J1/14;A61J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曹津燕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材领域,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封闭医用容器开口或伤口的医用贴片,该医用贴片用于防止伤口感染,或容器、药品污染。
背景技术
受试者在进行注射和采血后,其皮肤表面会留下针眼式创口,为了止血并且避免感染,通常需要采用医用棉签按压或贴片封闭。另外,医务人员在向输液瓶加药后,瓶塞处会留下针眼,为避免污染物由针眼进入污染药品,通常需要将针眼用贴片或胶条封闭。在许多医疗过程或者医学试验中,容器的开口或患者表皮的其它微小创伤也需要用贴片暂时封闭,以利于后续操作和避免污染。
传统的医用贴片为带有粘性成分的聚氯乙烯塑料薄膜,聚氯乙烯难以降解,不利于环保。此外,聚氯乙烯塑料薄膜较硬,难以与人体或容器表面很好地粘附并保持密闭,也不利于工业化批量生产,而且其透气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医用贴片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工业化 生产的柔软、透气且可生物降解的医用贴片及用于提供该医用贴片的出片机。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医用贴片,包括位于同一侧的表面层、离型层和吸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层位于粘合区,并且在粘合区内布置吸收层,吸收层与粘合区之间布置离型层;所述表面层为纸质表面层。
所述医用贴片还包括防粘提手,防粘提手位于表面层上与吸收层和离型层相对的位置。
所述吸收层用来吸附针眼或伤口处出现的少量血液或消毒剂以及残留于容器开口处的内容物,吸收层包含止血或消毒的药物成分。
所述吸收层为无纺布吸收层。
所述离型层为HDPE膜、离型膜硅油主剂或者添加剂,吸收层经由离型层贴附于表面层。
所述表面层的具有粘合区的一侧还包括非粘合区,所述非粘合区位于所述表面层的至少一端。
所述离型层与吸收层的表面积相等。
医用贴片有序地、间隔地粘附于基底层上,置于自动或半自动出片装置中使用。
相对于传统的医用贴片,本申请的医用贴片通过增加离型层,将吸收层依附在表面层上。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开始时将吸收层、离型层和表面层一起压制,形成粘紧成一体的片状基材。片状基材经切割后形成所需形状 的医用贴片,再将多余的离型层和吸收层与表面层剥离。离型层既能够保证吸收层和表面层粘结在一起,又能轻便地从表面层上将吸收层和离型层剥离,而不扯坏表面层,易于回收和降解处理;易于粘附到人体表面或容器开口处,透气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医用贴片的俯视图;
图2为本申请的医用贴片的侧视图;
图3为本申请的粘附贴片的基底层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的粘附贴片的基底层侧视图;
图5为本申请的绕片环上的基底层的附视图;
图6为本申请的用于提供医用贴片的自动出片机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医用贴片及用于提供该医用贴片的出片机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根据本申请的医用贴片的俯视图;图2为本申请的医用贴片的侧视图。如图1和2所示,其中,所示的贴片包括表面层1、离型层2、吸收层3、防粘提手4。表面层1、离型层2、吸收层3、防粘提手4位于贴片的一侧,表面层1位于粘合区,并且在粘合区内布置吸收层3,吸收层3与粘合区之间布置离型层2,离型层2也位于粘合区内。相对于吸 收层3和离型层2,在表面层1的同一侧布置防粘提手4。
在上述医用贴片中,所述吸收层3是用来吸附针眼或伤口处可能出现的少量血液或消毒剂以及残留于容器开口处的内容物,也可以在其中加入止血或消毒的药物成分。所述吸收层3优选为无纺布吸收层。
所述离型层2可以为:HDPE膜、离型膜硅油主剂(道康宁7458)、添加剂(道康宁7210)。离型层是吸收层贴附于表面层的媒介。
所述表面层1粘贴在针眼、伤口或容器开口周围,使吸收层3能够长时间地封闭针眼、伤口或容器。优选地,所述表面层1为纸质表面层。使用者只需将吸收层对准目标位置,轻轻将表面层1按压到身体表面或容器开口处。
更优选地,所述表面层1的具有粘合区5的一侧还包括非粘合区4,所述非粘合区4位于所述表面层1的至少一端。非粘合区4用于作为防粘提手,便于医务人员取用贴片。进一步,所述离型层(2)与吸收层(3)的表面积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利军,未经孙利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71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材折弯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生产打包扣用的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