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断路器的动触件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37105.6 | 申请日: | 2011-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6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剑;陈建红;陈志刚;王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H01H3/6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何艳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断路器 动触件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断路器的动触件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断路器通过动触件和静触件的闭合、分离来实现对断路器中电流的接通、开断。由于在开断电流时,要求动触件快速离开静触件,从而实现对断路器中负载设备的有效保护。动触件快速离开至指定位置时,通过与断路器外壳碰撞而停止转动。由于动触件快速运动并撞击断路器外壳,从而对断路器外壳有强烈的冲击,强烈的冲击会导致断路器外壳的破裂。同时此种强烈的冲击会导致动触件的反弹,不利于灭弧室的有效灭弧,因此需对动触件与断路器外壳间设置动触件缓冲装置。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953122B、名称为“断路器”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动触件缓冲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上述的动触件缓冲装置为一金属止动件12',该金属止动件12'安装于灭弧室内,止动件12'的上平面与断路器外壳相接触,止动件12'的下平面对应于所述的触件而用于承受动触件的打击。采用此种结构能分散动触件对于金属止动件12'的作用力,其中:一部分作用力经金属止动件12'传导给断路器外壳,还有一部分作用力由于金属止动件12'固定于灭弧室,而传导给灭弧室。但采用此种金属止动件,由于金属本身的弹性有限,其缓冲作用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为此,本申请人经过了有益的探索,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断路器外壳2因冲击而造成破裂的断路器的动触件缓冲装置,同时能防止动触件的反弹、有利于提高灭弧室的灭弧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用于断路器的动触件缓冲装置,所述的断路器包括由上外壳和下外壳构成的断路器外壳、分别设在断路器外壳内的动触件、静触件和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触件缓冲装置包括缓冲件和止动件,所述的止动件为一刚性部件,安装于灭弧室的顶部,且止动件的下平面与动触件相对应,所述的缓冲件为一弹性部件,安装于所述的止动件上,且缓冲件的上平面与断路器外壳的上外壳相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的下平面上延设有至少一突起,与此相对对应地,在所述的止动件上开设至少一用于与所述的突起相配合的安装孔,所述的缓冲件通过其上的突起与安装孔的插配而将缓冲件安装在所述的止动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止动件上还形成有固定部,与此相对地,在所述的断路器外壳的下外壳上形成有凹槽,通过固定部与凹槽的嵌配而将止动件安装于灭弧室的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止动件为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止动件为钢或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再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缓冲件为氯丁橡胶。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又再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缓冲件为软聚氯乙烯。
本实用新型由于动触件缓冲装置包括缓冲件和止动件,且缓冲件为一弹性部件,能提高动触件缓冲装置的缓冲作用,即使动触件缓冲装置受到动触件强烈的冲击,也能有效的减缓冲击对于断路器外壳的作用,防止断路器外壳的破裂;同时,能防止动触件的反弹,从而有利于提高灭弧室的灭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件位于断路器外壳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在移去上外壳和缓冲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止动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止动件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未经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71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