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连续混合投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36913.0 | 申请日: | 2011-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9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温作杨;席青;费长书;刘刚;蔡则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2 | 分类号: | B01J4/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3252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连续 混合 投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连续混合投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氨纶的生产主要包括两个工序:第一个工序是聚氨酯原液的合成;第二工序是聚氨酯原液的纺丝成型。其中,聚氨酯原液的合成有一步法和两步法之分。目前,大多生产商采用连续式的两步合成法。一些主要的氨纶生产商使用的都是结构较为普通的混合投料装置,其结构均类似于将一个圆形金属内管通过焊接密封,固定至另一根圆形金属内管通径中间,从而实现在不同通路中,按一定配比将预聚物(PP)和扩链剂同时输送至第二聚合反应器进行扩链聚合,生成分子量较高的聚氨酯原液。然而,经过一步聚合得到的预聚物(PP),极容易与原材料中的微量水发生反应,生成剪切粘性大的胶体物小颗粒。随着生产的进行,这些胶体物颗粒会慢慢地附着在混合投料装置出口处表面聚集成块,影响预聚物(PP)和扩链剂流量的稳定性,进而影响产品的稳定性;严重时,甚至会堵塞混合投料装置出口,造成生产线停产,而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连续混合投料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连续混合投料装置,包括内管,内管外壁设有扩链剂腔体、预聚物腔体,扩链剂腔体和预聚物腔体各设有物料入口,其特征在于:内管分别通过轴承与扩链剂腔体和预聚物腔体固定,内管套设在两腔体内部,扩链剂腔体中的内管部分的表面设有孔,内管与电机连接,靠近内管出口处的外壁上设有若干防堵刮片。
优选的,所述防堵刮片为中空的金属刮片。
优选的,所述防堵刮片外轮廓呈直角梯形。
优选的,所述电机连接有变频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预聚物腔体内设有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位于物料入口与轴承之间。
优选的,所述扩链剂腔体与轴承连接处设有密封装置。
优选的,所述内管上的防堵刮片的数量为1-10个。
优选的,所述内管为金属内管。
优选的,所述扩链剂腔体临近出口处孔径逐渐增大。
优选的,所述预聚物腔体临近出口处孔径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堵功能的连续混合投料装置及其设计,该装置是通过调节变频式电机的工作频率,使用电机带动内管进行连续旋转,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该装置对具有一定剪切粘度的不同流体进行输送时粘性流体对混合投料装置出口阻塞或堵塞,保障了生产的连续性,而且可以有效地避免因金属刮片在旋转过程中引起的涡流现象,从而避免了流体流量的波动。减少混合投料装置内、外两管出口截面积,可以大大降低胶体物小颗粒在混合投料装置出口截面发生附着、聚集结块的几率。该装置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使用周期长、安全性较好等特点,具有重大的经济、战略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连续混合投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连续混合投料装置的出口截面示意图;
图中:1-变频控制器,2-电机,3-扩链剂腔体,4-预聚物腔体,5-轴承,6-内管,7-防堵刮片,8-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连续混合投料装置,包括内管6,内管6外壁设有扩链剂腔体3、预聚物腔体4,扩链剂腔体3和预聚物腔体6各设有物料入口,内管6分别通过轴承5与扩链剂腔体3和预聚物腔体4固定,内管6套设在两腔体内部,扩链剂腔体3中的内管部分的表面设有孔8,内管6与电机2连接,靠近内管6出口处的外壁上设有若干防堵刮片7。所述防堵刮片7为中空的金属刮片。所述防堵刮片7外轮廓呈直角梯形。所述电机2连接有变频控制器1。所述预聚物腔体4内设有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位于物料入口与轴承5之间。所述扩链剂腔体3与轴承5连接处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内管6上的防堵刮片7的数量为3个。所述内管6为金属内管。所述扩链剂腔体3临近出口处孔径逐渐增大。所述预聚物腔体4临近出口处孔径逐渐增大。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69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印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置交易卡芯片的手机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