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捞鱼网的改良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35791.3 | 申请日: | 2011-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7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杨介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介犹 |
主分类号: | A01K77/00 | 分类号: | A01K77/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网 改良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指一种捞鱼网的改良框架。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分别为公知捞鱼网的分解立体图及剖视图;公知捞鱼网包含一主框体1及连结于此主框体1的一鱼网部2,此主框体1是弯曲呈一圈状,同时,一外框部3对应此主框体1而弯曲呈圈状,此外框部3具有一包容空间4,此包容空间4是供此主框体1容纳,一开口部5是由此包容空间4向外延伸形成于此外框部3的内缘面上,此开口部5是供此鱼网部2由此包容空间4延伸出,此开口部5的宽度小于此主框体1的纵向截面宽度,一连结部6设一组连结孔7而供此外框部3的二自由端组设于其中,并通过一固定体8以一螺丝9压制连结此外框部3及此连结部6,而该连接部还可与一杆体相组接,并可供使用者握持。
虽公知捞鱼网可通过外框部3将主框体1固定住,并使鱼网部2可由外框部3内侧的开口部5延伸而出,并形成可容置物品的网状空间,惟,因外框部3所形成的开口部5是于内缘面,且鱼网部2是沿外框部3单边延伸自然垂下,故若鱼网部2内所容置的物品重量越重时,该外框部3单边所承受的力量相对增加,而外框部3另边却无法分散负载该重量,故长期使用下外框部3的开口部5即会被重量越拉越开,最后使得开口部5的宽度大于此主框体1的纵向截面宽度,主框体1及鱼网部2即会由外框部3脱离而出,并造成损坏,故公知捞鱼网实有待加以改善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捞鱼网的改良框架,使其可增加捞鱼网的承载重量及耐用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捞鱼网的改良框架,其包含有一固定框体、一限位体及一鱼网,该固定框体为弯曲呈圈状,且该固定框体具有一容室,并于其周壁沿轴向剖设有与该容室相通的一开口,而该限位体沿该固定框体穿设限位于该容室内,并与该鱼网相结合,而该鱼网由该开口穿出,并围绕形成一开放的容置空间,另,该开口沿该固定框体所围绕形成的中心轴轴向方向朝下开设,且该限位体受该鱼网重量拉引,而同时抵接于该固定框体邻近该开口的两侧,又,该限位体的横向最大宽度大于该开口的宽度。
作为优选方案,该固定框体为圆管体。
作为优选方案,该固定框体为多角形管体。
作为优选方案,该固定框体于邻近开口处形成二平坦承接段。
作为优选方案,该固定框体于该容室内设有与其内周壁相接的一连接件。
作为优选方案,该连接件是一体设于该固定框体内周壁。
作为优选方案,该连接件固接于该固定框体内周壁。
作为优选方案,该连接件远离该开口处。
作为优选方案,该限位体穿过该鱼网,并隔着该鱼网抵接于该固定框体的内侧。
作为优选方案,该限位体为实心圆柱体。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捞鱼网的改良框架,可通过该固定框体将该限位体限位于该容室内,并使该限位体可同时抵接于该固定框体邻近开口的两侧,以达到分散该固定框体所承受重量的目的,进而可增加捞鱼网的承载重量及耐用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公知捞鱼网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公知捞鱼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公知技术:
1主框体;2鱼网部;3外框部;4包容空间;5开口部;6连结部;7组连结孔;8固定体;9螺丝。
本实用新型:
10固定框体;11容室;12开口;13承接段;14连接件;20限位体;30鱼网;31容置空间;100握把杆体。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及剖视图;而本实用新型包含有:
一固定框体10,为弯曲呈圈状,且该固定框体10具有一容室11,而该固定框体10其周壁沿轴向剖设有与该容室11相通的一开口12,同时,该开口12沿该固定框体10所围绕形成的中心轴轴向方向朝下开设,而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该固定框体10为圆管体。
一限位体20,沿该固定框体10穿设限位于该容室11内,且该限位体20的横向最大宽度大于该开口12的宽度,又,该限位体20同时抵接于该固定框体10邻近该开口12的两侧,而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限位体20为实心圆柱体,例如金属线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介犹,未经杨介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57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采集挠足类的拖网
- 下一篇:液晶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