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捆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35722.2 | 申请日: | 2011-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0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方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方皓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3/02 | 分类号: | B65B13/02;B65B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捆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捆绑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来捆绑物品,并通过手柄的转动,来达到系带快速固定及松开物品的捆绑器。
背景技术:
捆绑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其型式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种捆绑器主要是由本体、手柄、棘轮、卷轴、卡合弹片、控制拉板、系带等部件构成,其中,系带绕设在卷轴上,可以通过手柄的扳动而达到系紧或松开物品的目的。这种捆绑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地用手指勾住与压缩弹簧相连的控制拉板,以向前推动手柄而解除对棘轮的约束,手指容易酸痛疲劳,使用上存在不便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捆绑器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改进的捆绑器,它具有结构更为简单、使用更为方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结构改良的捆绑器,用于物体的捆绑固定,它包括有:
本体,所述的本体具有一水平的底板,底板的左右两侧弯折形成侧板,两块侧板之间构成容置空腔;
卷轴,位于本体的两块侧板形成的容置空腔内,其左右两端穿过侧板;
两个棘轮,分别套设在卷轴左右两侧;
手柄,跨设在本体上方,其左右两端的侧板分别与卷轴左右两端相连;
卡合弹片,位于本体的两块侧板之间、卷轴的后侧,其前端与棘轮配合;
控制板,可转动地连接于手柄的两块侧板之间,其下端成型有与本体侧板上的定位槽配合的卡接部,控制板的底部则与棘轮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控制板下端呈分叉状,卡接部位于控制板下端的内侧,控制板下端外侧成型有与本体侧板相连的插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手柄为分体状,其握把与侧板活动插接在一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手柄的侧板外端设有装饰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需要向前推动手柄而解除对棘轮的约束时,只需扳动控制板即可,结构非常简单、使用非常省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捆绑器主要由本体10、卷轴20、棘轮30、手柄40、卡合弹片50、控制拉板60、系带(图中未示出)等部件构成。
其中,本体10具有一水平的底板,底板的左右两侧弯折形成侧板11,两块侧板11之间构成容置空腔。
卷轴20位于本体10的两块侧板11形成的容置空腔内,其中部开设有供系带穿过的横向定位槽201,卷轴20的左右两端穿过侧板11。
两个棘轮30位于本体10两块侧板11形成的容置空腔外端(当然也可位于容置空腔内端),两个棘轮30分别套设在卷轴20左右两侧,可带动卷轴20转动。
手柄40跨设在本体10上方,其顶部的握把41与左右两端的侧板42活动插接在一起,另外,为增强美观性,侧板42外端还设有装饰板43;侧板42分别与卷轴20左右两端相连,可绕卷轴20的中心轴线前后转动。
卡合弹片50,位于本体10的两块侧板11之间、卷轴20的后侧,其前端与棘轮30配合,防止棘轮30反向转动。
控制板60,位于手柄40的两块侧板42之间,其下端呈分叉状,内侧成型有与本体10侧板11上的定位槽111配合的卡接部61,底部则与棘轮30配合;当使用者推动手柄40时,控制板60可带动卷轴20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首先握住手柄40上端的握把41,并用手指扳动控制板60使其转动,控制板60的底部解除对棘轮30的约束,此时向前推动手柄40即可将系带拉出至合适的长度,以绑住物品。
当物体绑好后,用手握住手柄40上的握把41,并向下按压手柄40,控制板60经由棘轮30带动卷轴2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一个角度;之后,仍用手指扳动控制板60使其转动,向前推动手柄40到位后再向下按压手柄40,如此反复多次后,即可收紧系带,使物体被系带牢牢固定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方皓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方皓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57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