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动态键盘机制的复合式锁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5081.0 | 申请日: | 201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3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苏睿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E05B47/00;H02H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内湖***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动态 键盘 机制 复合 式锁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锁具,尤指一种具有动态键盘机制的复合式锁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生活品质的提升,越来越多住宅或办公室内陈设有昂贵的器具或财产,因此针对住宅或办公室的安全增设许多防盗措施,门锁是最常见也最实用的防盗措施之一。
由于犯罪的手法日益精进,所以传统的单纯机械锁具已经无法有效遏止盗窃犯罪,目前市面上的门锁除了增加锁体本身的结构强度之外,早已增设第二道防盗机制而形成一种复合式锁具来增加开锁的困难度,常见的方式有利用密码锁及/或电磁感应锁。
然而,已知利用按键输入密码的复合式锁具中,其键盘上的按键多为固定式键盘,所以长时间使用下来,键盘上的按键会磨损或不灵敏,加上有些人不喜欢变换密码,导致与密码有关的这些按键的磨损程度很明显地与其他按键不同;即使有些按键式密码锁能够任意更换设定新密码,但目前的高科技罪犯甚至能够利用特殊技巧而使按键上的指纹显露出来,以此增加破解此种复合式锁具的几率。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点,即成为本实用新型所改良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动态键盘机制的复合式锁具,其不仅结合机械锁、密码锁及电子感应锁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动态键盘机制以增加锁具的防盗效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动态键盘机制的复合式锁具,包括:
一锁体,具有一锁闩;
一机械锁单元,设置于该锁体内并具有用以驱动该锁闩移动的一马达;
一主控制器,用以控制该马达的转动;以及
一密码锁单元,设置于该锁体并电性连接该主控制器,该密码锁单元包含一触控面板、设置于该触控面板的一键盘模组、电性连接该键盘模组的一乱码产生器及一第一处理器,该乱码产生器在该键盘模组上产生一组动态乱码,通过该键盘模组输入该组动态乱码及一组密码之后,该第一处理器产生一第一开锁信号至该主控制器;
其中该主控制器被设定成能够在收到该第一开锁信号之后控制该马达转动,以驱动该锁闩移动而开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点,其还包括设置于该锁体内并电性连接该主控制器的一感应锁单元,该感应锁单元包含一无线射频辨识模组及用以处理该无线射频辨识模组信号的一第二处理器,该无线射频模组读取并辨识一电子感应卡上的信息后,该第二处理器产生一第二开锁信号至该主控制器,该主控制器被设定成能够在收到该第一开锁信号及/或该第二开锁信号之后控制该马达转动,以驱动该锁闩移动而开锁。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功效:
根据本实用新型,密码锁单元的乱码产生器能够在键盘模组上随机产生一组3至7位数的动态乱码,使用者必须先轻压触控面板上对应此组动态乱码的按键之后,所有的发光元件才会全部发光而使键盘模组的所有按键完全出现在触控面板的按键区上,这样能使触控面板上按键区的每个按键位置平均留有指纹,以免小偷看出常用的按键位置,以此增加小偷破解密码的困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除了机械锁模组之外,使用者可以自行设定是否要通过密码锁单元及/或感应锁单元的开锁程序才能够打开整个锁具,以此增加开锁的困难度而有效遏止窃盗行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从另一角度看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显示本实用新型锁板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显示密码锁单元及感应锁单元;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方块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锁具 220马达
100锁体 300主控制器
110外锁体 400密码锁单元
111外把手 410触控面板
112紧急供电部 411按键区
1121正极接点 412按键唤醒区
1122负极接点 420键盘模组
113过电压保护线路 421按键
120内锁体 422发光元件
121电池容置槽 423指示灯
122手动旋钮 430乱码产生器
123内把手 440第一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50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层图车贴
- 下一篇:发电机定子的绕线机的新型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