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曲采光屋面的暗敷导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34534.8 | 申请日: | 201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9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明;马福宪;黄京新;杨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E04D13/064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汪明曙 |
地址: | 51805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光 屋面 暗敷导 水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水系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曲采光屋面的暗敷导水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国内一些大型车站、机场、展览中心等公共建筑为解决采光问题,一般采用双曲采光屋面,采光屋面一般采用阳光板,排水一般采用阳光板坡度进行排水,雨水汇集于屋面周边的屋面天沟系统。该聚碳酸酯阳光板与主材(铝合金型材)的线膨胀系数差距很大,在温度变化的情况下,由于膨胀系数不同的问题,聚碳酸酯板产生热胀冷缩与铝合金主材产生热胀冷缩的伸缩量相差较大,因此聚碳酸酯板四边不能使用防水密封胶进行防水,主要靠EPDM防水胶条防水。聚碳酸酯板在暴风雨条件下,雨水在聚碳酸酯板表面产生表面张力,向四周扩散渗透,甚至通过板与胶条间产生的瞬间细小间隙(风压作用下产生)向内渗入,而产生渗漏现象,如果处理不当,将产生所谓的漏水,整个屋面防水失效。因此需要一种解决采光屋面屋面板周边渗漏水的装置解决采光屋面的二次渗漏水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曲采光屋面的暗敷导水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双曲采光屋面的暗敷导水系统,该系统包括汇水排水的型材导水槽系统A和将水汇集并导入屋面天沟的内置导水槽系统B,型材导水槽系统A位于斜率大的双曲面的龙骨上,内置导水槽系统B位于多变多曲面及双曲波谷之斜率小的面板分格处的纵横龙骨上,两个系统彼此相连并相通,两个系统纵横交错暗藏于双曲采光屋面系统内,并和屋面龙骨网格构成一个整体,型材导水槽系统A和内置导水槽系统B中的各导水槽的主体横截面均呈U型。
本实用新型的型材导水槽系统A包括横二导水槽05,纵导水槽03和横一导水槽04,纵导水槽03和横一导水槽04在同一平面上且彼此垂直相交并连通,纵导水槽03和横二导水槽05在同一平面上垂直相交且彼此连通,横二导水槽05的底部间隔分布有泄水孔12,横一导水槽04、横二导水槽05分别固定于上下阶梯交界处的相邻龙骨02上,纵导水槽03固定于本级阶梯主龙骨01上。
本实用新型的内置导水槽系统B中具有一个与横二导水槽05彼此垂直并相通的导水槽11,横二导水槽05固定于导水槽11的两侧翼缘上,导水槽11与屋面天沟系统13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横二导水槽05,纵导水槽03和横一导水槽04上分别固定装有与它们相适应的压盖06,压条08和压盖0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结构简单且技术效果好,将双曲采光屋面可能产生的渗水进行有组织的疏导和二次导水,有效解决了双曲采光屋面的二次防水问题;2、将导水槽与屋面板龙骨巧妙的结合,导水槽暗敷于屋面系统内,保证了屋面的整体感,可广泛用于车站、机场、展览中心等公共建筑,因而实用性强;3、本实用新型施工操作简单方便,安装快捷,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导水槽系统整体分布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型材导水槽系统A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型材导水槽系统A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纵导水槽03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型材导水槽系统A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横二导水槽05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横一导水槽04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置导水槽系统B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内置导水槽系统B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导水槽11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内置导水槽系统B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与屋面天沟系统13连接示意图。
图1~图12中,A是型材导水槽系统,B是内置导水槽系统,01是本级阶梯主龙骨,02是龙骨,03是纵导水槽,04是横一导水槽,05是横二导水槽,06、07是压盖,08是压条,09是PC板,10是EPDM胶条,11是导水槽,12是泄水孔,13是屋面天沟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45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