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的驱动装置及照明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34516.X | 申请日: | 2011-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8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苏鸿彦;王濠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深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驱动 装置 照明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的照明技术,且特别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的驱动装置及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照明技术中常利用调光器,例如三端交流开关(Tri-electrode ACswitch,TRIAC),藉以进行照明设备亮度的调整。调光器可依据其导通条件来提供电压以微调电阻式照明设备发光元件(例如卤素灯、钨丝灯等)的发光效果。居家内部的调光器可与照明设备分开设置,例如将调光器设置在墙壁适当位置,让使用者易于调整灯光亮度。
此外,在节能减碳的科技诉求下,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具备有体积小、省电且耐用等特点,并由于发光二极管制程及产量提升而使其成本降低,因此发光二极管逐渐成为新一代的光源。发光二极管工作电压低、能主动发光且有一定亮度,亮度可用电压或电流调节,同时具备耐冲击、抗振动、寿命长(10万小时)的特点。藉此,发光二极管在各种终端设备及照明领域中被广泛使用,诸如汽车前照灯、交通信号灯、文字显示器、看板及大屏幕视频显示器,到普通级建筑照明和LCD背光等领域。
基于节省成本的考量,消费者常希望在不更动其原本照明设备底座及调光开关的状况下,仅将电阻式灯泡更换为LED灯泡,藉以节省耗电并免除更换整座照明设备的困扰。另外,与电阻式灯泡相较之下,驱动LED需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以减少闪烁,而且对于电源杂讯突波及电源能量漂移的忍受力较低。再加上,LED的电路特性呈现电容特性,因而若直接利用调光器及电子变压器调整后的交流电源并搭配LED驱动器来驱动LED灯泡的话,LED灯泡的光源亮度多半会发生闪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驱动装置及照明设备,其可在搭配三端交流开关般的调光器下匹配交流电源的正负半周能量,藉以稳定地调控发光二极管灯泡的光源亮度,从而避免发光二极管的光源发生闪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的驱动装置,适用于接收经由调光器及变压单元调整后的交流电源。此驱动装置包括有调光匹配电路、电压转换单元及驱动芯片。调光匹配电路可接收上述交流电源,并且可使交流电源的正半周能量及负半周能量相同,藉以产生对称交流电源。电压转换单元则耦接至调光匹配电路,其可接收并转换对称交流电源为稳定直流电源。驱动芯片耦接至电压转换单元,并且可接收稳定直流电源,藉以驱动并调整发光二极管单元的光源亮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调光匹配电路具有第一匹配输入端、第二匹配输入端、第一匹配输出端及第二匹配输出端。而且,调光匹配电路包括有第一电容以及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阻耦接于第一匹配输入端与第一匹配输出端之间,而第二电阻则耦接于第二匹配输入端与第二匹配输出端之间。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耦接至第一匹配输出端,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则耦接至第三电阻及第四电阻的一端,而第三电阻及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则耦接至第二匹配输出端。其中,第一与第二匹配输入端用以接收上述交流电源,而第一与第二匹配输出端则用以输出上述对称交流电源。
换言之,发光二极管的驱动装置,其中调光匹配电路具有一第一匹配输入端、一第二匹配输入端、一第一匹配输出端及一第二匹配输出端,且该调光匹配电路包括:一第一电阻,耦接于该第一匹配输入端与该第一匹配输出端之间;一第二电阻,耦接于该第二匹配输入端与该第二匹配输出端之间;一第一电容,其第一端耦接至该第一匹配输出端;一第三电阻,耦接于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该第二匹配输出端之间;以及一第四电阻,耦接于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该第二匹配输出端之间,
其中,该第一匹配输入端与该第二匹配输入端用以接收该交流电源,而该第一匹配输入端与该第二匹配输出端则用以输出该对称交流电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压转换单元包括有桥式整流器,其耦接至调光匹配电路。桥式整流器可接收上述对称交流电源,并将对称交流电源进行全波整流,藉以输出稳定直流电源。此外,电压转换单元还包括有滤波电容。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耦接至桥式整流器以接收稳定直流电源,而滤波电容的第二端则耦接至接地电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驱动芯片可包括有驱动单元及降压电路。降压电路接收上述稳定直流电源,并且依据驱动单元的电压规格来转换稳定直流电源为降压直流电源。驱动单元则接收降压直流电源以驱动并调整发光二极管单元的光源亮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驱动芯片还包括有检测单元,其耦接至降压电路。检测单元用以检测降压直流电源,并且当检测出降压直流电源低于最低操作电压值时,强迫驱动单元停止驱动发光二极管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45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地结构与制造其的方法以及机壳模块
- 下一篇:无线连接方法及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