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较好散热效果的湿缸套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4261.7 | 申请日: | 201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1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杜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银鑫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6 | 分类号: | F02F1/16 |
代理公司: | 金华科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3 | 代理人: | 胡杰平 |
地址: | 32130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较好 散热 效果 湿缸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缸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湿缸套,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较好散热效果的湿缸套。
背景技术
缸套就是气缸套的简称,它镶在缸体的缸筒内,与活塞和缸盖共同组成燃烧室。缸套分为干缸套和湿缸套两大类。背面不接触冷却水的气缸套叫干缸套,背面和冷却水接触的气缸套是湿缸套。干缸套厚度较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湿缸套直接接触冷却水,所以有利于发动机的冷却,有利于发动机的小型轻量化。
而现有技术中,湿缸套的外表面比较光滑,与冷却水的热交换效果不明显,散热效果一般,影响了气缸套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湿缸套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了一种具有较好散热效果的湿缸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较好散热效果的湿缸套,包括一个圆筒状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外表面至少开设有一条用于增加与冷却水接触面积的凹槽。鉴于湿缸套的厚度相比较于干缸套较厚,开设凹槽后不会影响湿缸套本体的强度。湿缸套本体的外表面开设有一定数量的凹槽后,本体外表面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增加,增强了散热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较好散热效果的湿缸套中,所述的凹槽呈圆环形且与本体同轴心。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较好散热效果的湿缸套中,所述的各个凹槽沿本体轴心依次平行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具有较好散热效果的湿缸套在表面开设了一定数量的凹槽,用来增加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使湿缸套在工作时能够进行较好的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具有较好散热效果的湿缸套包括一个呈圆筒状的本体1,本体1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圆环形凹槽2,各个凹槽2沿本体1的轴心方向依次平行设置,且相邻两个凹槽2之间的间距相同。
湿缸套在工作时,本体1的外表面直接与冷却水接触,开设有凹槽2后,与冷却水之间的接触面积相比于原先增加了,显然散热效果也更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银鑫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银鑫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42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