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轻易收伞特性的多折伞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33688.5 | 申请日: | 2011-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5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苏滨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滨棠 |
主分类号: | A45B19/00 | 分类号: | A45B19/00;C10B2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易 特性 伞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折伞具,特别涉及一种具轻易收伞特性的多折伞具。
背景技术
如图9所示为传统多折伞具100在开伞状态时借助预藏于中棒101内部的一暗弓102弹出以卡住下巢103底部而获得定位,且中棒101必须沿轴向开设一长槽101a以容纳暗弓102;然而,这种传统多折伞具100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一、传统多折伞具100的中棒必须开设有一长槽101a容纳暗弓102,因而降低了中棒101的强度,而且暗弓102还很容易把中棒刮伤;
二、在开伞(收伞)时,使用者须在适当的时间松开或按住暗弓102,这给没经验的使用者常带来使用上的不便,且非常容易被暗弓102夹伤手部,甚至于因手部的不当施力而将伞具弄坏。
因为上述传统多折伞具100结构使用上并非十分理想,所以有下列三种改良的多折伞具,如图10所示第一种已知多折伞具200主要是在一中棒201顶端固设一上巢202,并在中棒201上枢套一上、下活动的下巢203;其中上巢202,其底端一体向下伸设有至少一具挠性的夹片202a,夹片202a下段呈收束且向外弯折,并在尾端外侧面凸设有一凸块202b;下巢203中段处横向开设有一凹孔203a,且凹孔203a顶缘形成有一肩部203b,因此,当下巢203向上移时,上巢202的夹片202a可使夹片202a的凸块202b与下巢的肩部203b相卡抵而使伞具张伞固定,另外,凸块202b在卡抵时突露于凹孔203a外,以方便收伞时可轻易下压凸块202b,而使下巢203脱离上巢202的夹片202a,恢复收伞的状态。
如第图11所示,第二种已知多折伞具300是在一中棒301顶端固设一上巢303,上巢303上段结合一弹性卡钩303a,并在尾端外侧面凸设有一钩块303b,而下巢302位于弹性卡钩303a下侧,且在下巢302对应弹性卡钩303a的一侧开设有一扣槽302a,扣槽302a上设有一线圈302b;因此,当下巢302向上移时,上巢303的弹性卡钩303a可使弹性卡钩303a的钩块303b与扣槽302a上的线圈302b相钩住,而使伞具张伞固定;而收伞时下压钩块303b,而使下巢302脱离上巢303的弹性卡钩303a,恢复收伞的状态。
如图12所示,第三种已知多折伞具400是在一中棒401顶端固设一上巢402,上巢402向下延伸且于其上设有一弹性凸扣402a;因此,俾当下巢403向上移时,可使上巢402的弹性凸扣402a与扣抵住下巢403的底缘,而使伞具张伞固定;而收伞时下压弹性凸扣402a,而使下巢403脱离上巢402的弹性凸扣402a,恢复收伞的状态。
上述三种改进的多折伞具,虽然改善了中棒必须开设一长槽容纳暗弓而降低中棒强度等的问题,但收伞时却还是必须使用手部按压凸块、钩块或凸扣使下巢下滑脱离,这同样给没经验的使用者常带来使用上的不便,且用手部按压凸块、钩块或凸扣非常容易被凸块钩块或弹性凸扣给夹伤,甚至于因手部的施力不当而将伞具的夹片、弹性卡钩或弹性凸扣弄坏。
如图13及图14所示,第四种已知多折伞具500是在一中棒501、一沿中棒501产生滑动的下巢502及一连动下巢502产生滑动的操作件503,其中中棒501周面上设有凸出肩部501a,下巢502二侧设有卡掣件502a,操作件503上推时可连动下巢,且使二卡掣件502a向内与中棒501的凸出肩部501a相卡掣,而使伞具张伞固定;而收伞时下拉操作件503,而使二卡掣件502a向外与中棒501的凸出肩部501a脱离,使下巢502下滑,恢复收伞的状态。
上述此种改进的伞具,虽改变了需手部按压凸块或钩块使下巢脱离的结构,但利用下巢二侧的卡掣件向内卡掣中棒的凸出肩部的卡掣结构并不够稳固,当风大或中棒晃动较大时,下巢二侧的卡掣件非常容易脱离或断裂,且此种卡掣结构只能应用于一般直式伞具上;因为当使用多折伞具时,中棒呈多节形式,在细小管径的中棒上,下巢二侧的卡掣件无法有效卡掣(因为下巢管径无法随着中棒缩小,必须比最大中棒管径还大,否则下巢无法下滑收伞,而凸出肩部也无法扩大,否则多节形式的中棒将无法收合),所以当中棒呈多节形式时,就无法有效利用此种卡掣结构;综上所述,已知伞具结构并非十分理想,确实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轻易收伞特性的多折伞具,能让使用者轻易达成收伞,且不会夹伤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滨棠,未经苏滨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36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