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永磁电机转子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2913.3 | 申请日: | 2011-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4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司纪凯;曾志辉;蒋智化;张蛟龙;封海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永磁 电机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永磁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永磁电机转子。
背景技术
永磁电机主要分为面贴式、内置式两种结构。面贴式永磁电机的永磁体通常呈瓦片形,位于转子铁芯的外表面上,其特点是直、交轴电感相等。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永磁体内插于转子内部,永磁体外表面与定子铁心内圆之间有铁磁物质制成的极靴,用于保护永磁体,该类型永磁电机的重要特点是直、交轴电感不相等。面贴式永磁同步电机相对于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而言,其弱磁调速范围小,功率密度低,但具有动态响应快,转矩脉动小的特点,适合于伺服驱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在永磁转矩的基础上叠加了磁阻转矩,磁阻转矩的存在有益于提高电机的过载能力和功率密度,而且易于弱磁调速,但转矩脉动大,漏磁凸出,需要设计隔磁桥,机械强度稍差。基于面贴式和内置式永磁电机的各自特点,提出一种面贴式和内置式混合永磁电机转子新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旨在综合面贴式永磁电机和内置式永磁电机的优点,将两者合二为一,提供一种增强永磁电机的机械强度、减小漏磁、省去隔磁桥、改善永磁电机的起动、制动及运行性能的改进的永磁电机转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法实现的:
改进的永磁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瓦片式永磁体、内置式永磁体、转轴。所述的转子铁芯内开有“V”型槽,瓦片式永磁体粘贴在转子铁芯表面,内置式 永磁体插放在转子铁芯中的“V”型槽内。
所述的瓦片式永磁体与内置式永磁体相对应的面极性相异,在磁路上形成串联结构。
所述的瓦片式永磁体以N极、S极交替排列,每一块瓦片式永磁体的中心线与相对应的“V”型槽的中心线相重合。
已有技术的内置式永磁电机需要隔磁桥来减小漏磁,隔磁桥带来永磁电机转子结构的机械强度变小,转子受到大的应力将导致转子出现问题。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方案,面贴式永磁体与内置式永磁体在磁路上形成串联结构,此举措将减小永磁体漏磁。根据永磁电机的气隙磁密,设计满足电机性能要求的内置式永磁体尺寸,提高转子的机械强度,可采取改变转子铁芯“V”型槽中的内置式永磁体的厚度、长度及开口角度等措施。另外,还可以调整内置式永磁体与面贴式永磁体之间的距离,改善机械强度及气隙磁密。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方案,转子铁芯“V”型槽中的内置式永磁体的聚磁效应及抗退磁能力提高了,可减小内置式永磁体的厚度、长度及开口角度,使内置式永磁电机的直、交轴电感数值上的差距减小了,电机的转矩脉动减小了,提高电机的过载能力和功率密度,而且易于弱磁调速。
附图说明
图1为面贴式永磁电机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方案的永磁电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附图中,1.转子铁芯,2.瓦片式永磁体,3.内置式永磁体,4.转轴,5.定子铁芯,6.定子绕组,7.“V”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加以说明。
改进的永磁电机转子如图3所示,包括转子铁芯1、瓦片式永磁体2、内置式永磁体3、转轴4。所述的转子铁芯1内开有“V”型槽7,瓦片式永磁体2粘贴在转子铁芯1表面,内置式永磁体3插放在转子铁芯1中的“V”型槽7内。所述的改进的永磁电机转子结构可以认为是由图1所示的面贴式永磁电机转子结构和图2所示的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结构综合起来演变而成。所述的瓦片式永磁体2与内置式永磁体3相对应的面极性相异,在磁路上形成串联结构,且每一块瓦片式永磁体2的中心线与相对应的“V”型槽7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的“V”型槽7的开口角度可根据需要自由调整,“V”型槽7内的内置式永磁体3与相对应的瓦片式永磁体2之间的距离也可根据需要调整。如图4所示,所述的改进的永磁电机转子配合定子铁芯5和定子绕组6就可构成一台永磁电机。图5为采用本发明所提供方案的永磁电机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29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砟轨道板单自由度精调爪
- 下一篇:一种折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