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无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32424.8 | 申请日: | 201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3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黄达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达峰 |
主分类号: | B62D55/06 | 分类号: | B62D55/06;B62D55/24;B62D5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33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车辆等交通、运输和作业工具无需车轮就能行走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车辆等交通、运输和作业工具基本都是在轮毂上装上轮胎而组成车轮,车辆的行走靠车轮的转动而带动而实现车辆的移动,这里面,轮是带动车辆行走的装置。但是,(1)这种轮式的结构必须使车轮直接与地面接触,这样车轮受路面的状况直接紧密联系,路况不好的路面对车辆的影响很大,摩擦力或阻力是成正比关系,没有缓冲。(2)车轮的大小受到限制,不能过小,车辆的必须保持较高的重心,车辆较高,直接对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车轮较大造成车辆重心较高和车轮直接接触路面所带来的不利因素,本发明提供一种无轮的车辆行走技术装置。本装置不仅大大地降低了车辆的重心,使车辆的高度降低和长度减短,同时能增加抓地力,减少摩擦阻力,减少震动,使车辆在移动的轨道上运行,让车辆行走时更安全、更平稳和更顺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是:用橡胶材料做成的行走带,装进轮毂的凹槽内,两个轮毂的轴用金属杆连接而固定在规定的距离内,形成一个可以灵活转动的装置,装置的承重轮毂的上方与车身相接,下方连着行走 带直接与路面接触。行走带与两个轮毂连接,行走带外侧为叶片状。取消传统车辆的车轮,轮毂换成类似较小的皮带轮,两个(必要时可以多个)轮毂的轴用金属杆连接而固定在规定的距离内(类似两个皮带轮固定在一起),轮毂象皮带轮一样留有凹槽(需要时也可以做成凸状),其中一个轮毂的作为承重用(也可以作为主动轮毂);另一个作为定位用(也可以是主动轮毂);用行走带(也可称为传动带或橡胶带,用橡胶等材料制成,可以同时具有传动和行走的功能)替代轮胎,把行走带装进轮毂凹槽内,使两个轮毂连接起来与行走带一起形成一个可以灵活转动的装置,承难轮毂的上方与车身相接,支撑车的重量,下方的连着行走带直接与路面接触,另一轮毂向前上方,下段的行走带与路面之间形成斜角,一辆车必须由二个到多个本装置组合支撑,随着轮毂的转动,行走带也跟着转动,同时在行走带与路面的摩擦力作用下车辆也就随之移动,从而实现车辆的正常行走。
行走带所用的技术方案:行走带必须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弯曲灵活,近似蛇的形状和行走功能,也类似坦克的履带,在两个轮毂中能自由转动,目的是既能当牵引、传动用又能象轮胎一样在路面上转动,因此行走带必须做成特殊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结合了坦克的履带原理和火车的钢轨原理,(1)使车辆可用较小的轮毂而不影响行走时的通过能力,能够自由通过传统车轮能通过的一定高度的障碍物;(2)车辆的重心大大降低了,增加了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3)橡胶带可以增加抓地力,使车辆行走更加平稳和有效;(4)行走带就象轨道一样,让车辆在移动的比较贴地的轨道上行驶,能减少或减小车辆的跳动,对路面的不良 状况有缓冲、抵消的作用,使车辆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基本上比较稳定,减少了无功的摩擦阻力,达到节能和顺畅的效果;(5)减少了传统车轮所占的空间,使车辆的高度降低、长度减短,节省了材料、省去了充气的环节,也节约了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带有凹槽的轮毂构造图。
图2是侧为叶片状的行走带构造图
图3是无轮技术装置的实施例剖面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3中,连杆连接轮毂的轴把轮毂进行基本定位,把行走带安装到轮毂的凹槽内,调整轮毂使行走带松紧适宜,行走带和轮毂能够互相自由带动,顶杆承重上方与车体相接,其中一个轮毂的转动,在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行走带就会转动,车辆也就随之移动;当在轮毂都不是主动轮毂时,行走带会带动轮毂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达峰,未经黄达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24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收折、调节的骑式摩托车保险杠
- 下一篇:电动机械式货车驾驶室升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