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电消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1851.4 | 申请日: | 201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9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钟雪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市吉祥装璜工艺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F3/04 | 分类号: | H05F3/04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林天普;丁德轩 |
地址: | 515064***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消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静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静电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中有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构成。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就会使得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荷如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其带正电,而另一个体得到一些剩余电子的物体而带负电。若两个物体在分离的过程中电荷难以中和,电荷就会积累使物体带上静电。所以物体与其它物体接触后分离就会带上静电。例如,在从一个物体上剥离一张塑料薄膜时就是一种典型的“接触分离”起电,在日常生活中脱衣服产生的静电也是“接触分离”起电。固体、液体甚至气体都会因接触分离而带上静电。
虽然静电的起放电源是空间电荷,其储存能量有限,但静电具有高电位、强电场的特点,并且其放电波形很复杂,难以控制。因此,当当静电的累积超过一定的限度(可以是场强、电位或储存能量的形式)便会对生产环境、产品和人身产生危害。特别是在电子技术领域,由于静电吸附灰尘以及静电放电可能造成电子元件被击穿,导致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完全失效。
静电在电子、石油、纺织、化学、食品、印刷等行业的工业生产中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威胁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静电的预防和消除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为了减少静电对工业生产的危害,根据正负电荷的中和原理,产生了电极式静电消除装置,将高压电加到放电电极上,使空气电离产生正负例子,当带静电的物体通过电离空气层时发生中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为了适应在一些设备、生产线上对带产品进行消除静电,尤其在印刷行业中,为了对印刷纸张或薄膜的静电消除,本申请人开发了一种结构简单的静电消除消除装置,这种静电消除装置包括至少一根条形棒体、至少一个放电电极、变压器和接地线,放电电极安装在条形棒体上,放电电极与变压器电连接,接地线的一端与条形棒体连接。上述这种静电消除装置结构简单,基本能够达到消除产品静电的要求,但还存在静电消除的作用距离短、静电消除慢、静电中和能力不够强等缺点,使得该静电消除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安装到贴近产品表面的上方,给生产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静电消除装置,这种静电消除装置的作用距离更长,静电消除更快速,静电中和功能更强。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静电消除装置包括至少一根条形棒体、至少一个放电电极、变压器和接地线,放电电极安装在条形棒体上,放电电极与变压器电连接,接地线的一端与条形棒体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条形棒体设有腔体及连通腔体内外的进气口、出气口,出气口设于条形棒体上靠近放电电极的位置。
上述变压器的输入为220V的单相交流电或380V的三相电,输出为高电压、低电流,使得放电电极能够较好使空气发生电离。
使用时,将接地线的另一端接地,在进气口处通入高压气体,将变压器与电源连接,放电电极放电使处于放电电极下方的空气发生电离,产生电离空气层,而通入的高压气体从出气口吹出,气流形成风幕,将电离空气层吹向带静电的物体,当电离空气层与物体接触时,物体所带的静电迅速被消除,电离空气层中未被中和的电子重新结合或释放到大地中。通过风幕将电离空气层吹向带静电的物体,使得放电电极产生的电离空气层的作用距离更长,静电消除更快速,静电中和功能更强。
为了达到防电击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其特征是:还包括防雷芯片,防雷芯片内置于放电电极中。当高压静电入侵静电消除装置本体时,防雷芯片迅速响应,并立刻消除物体或人体所携带的高压静电,具有较强的静电中和功能,防电击。防雷芯片的电流承受能力强、耐冲击,并且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为了达到方便供气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其特征是:还包括空气压缩装置和供气管;所述进气口通过供气管与空气压缩装置连接。通过空气压缩装置为静电消除装置提供高压气流,能够更好地将电离空气层吹向带静电物体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消除装置通过在条形棒体上设置腔体、进气口和出气口,在进气口处通入高压气体,在出气口处形成风幕,将放电电极产生的电离空气层吹向带静电物体,使得放电电极产生的电离空气层的作用距离更长,静电消除更快速,静电中和功能更强。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市吉祥装璜工艺厂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市吉祥装璜工艺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18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柜的散热结构
- 下一篇:夜间感应照明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