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炉车间平台吸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31827.0 | 申请日: | 2011-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7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东;王有贵;龚年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5/40 | 分类号: | C21C5/4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车间 平台 吸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转炉车间平台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炼钢厂转炉平台层数多(8层),楼层高(57米),受炼钢加料热气流抬升及辅料料仓落料影响,导致平台上积灰较重,最厚处超过200mm,目前采用人工方式清扫,工作量较大,同时在清扫时有大量粉尘二次飞扬,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希望能使用其它清扫方式予以替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转炉车间平台吸尘装置,彻底改变转炉平台清灰模式,减少二次扬尘,降低岗位粉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转炉车间平台吸尘装置,其包括,吸风口,设置于转炉车间平台上;旋风分离器,包括,本体,上部为圆筒形,下部为圆锥形;上端面设气体出口,上部还设一进气管,该进气管通过管道连接于吸风口;本体下端设固体粉尘出口;排气管,垂直设置于本体内,上端伸出本体气体出口,下端位于本体下部上方;排气管外壁设螺旋翼片;布袋除尘器,其进口通过管道连接于旋风分离器进气管出口;风机,通过管道连接布袋除尘器。
进一步,还包括一反吹清灰系统,连通布袋除尘器。
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内的灰斗设置有料位报警器。
所述的旋风分离器排气管下端口设一挡板。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旋风分离器,其包括,本体,其为筒体结构,上部为圆柱形结构,下部为锥形;上端面设气体出口,上部还设一进口,下端设固体粉尘出口;排气管,设置于本体内,对应本体上端面气体出口;排气管外壁设螺旋翼片。
所述的排气管下端口设一挡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旋风分离器作为预除尘,预先分离一部分粉尘,由于预先分离的粉尘为粒径较大,比重较高的金属颗粒,具有回收价值,因此系统在预除尘部分也设置有灰斗,设置有料位报警器,当灰斗料位较高时放灰。
采用布袋除尘器作为二级除尘,净化排出气体,同时捕集预除尘不能去除的细灰。由于系统接尘量较大,故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反吹清灰系统,利用风机余压清灰,防止系统阻力急剧上升。
本实用新型采用料仓积灰、装袋排放的方式解决前端预除尘及排放控制部分粉尘的排放,在预除尘的料仓内还安装有料位报警器,以提醒操作人员及时清灰。过滤除尘器内部,由于要消除滤料积灰对系统阻力的影响,考虑使用风机排风余压进行反吹清灰,确保滤料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风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炉车间平台吸尘装置,其包括,吸风口1,设置于转炉车间平台上;旋风分离器2,包括,本体21,上部为圆筒形,下部为圆锥形;上端面设气体出口211,上部还设一进气管22,该进气管22通过管道连接于吸风口1;本体下端设固体粉尘出口212;排气管23,垂直设置于本体21内,上端伸出本体气体出口211,下端位于本体21下部上方;排气管23外壁设螺旋翼片24;布袋除尘器3,其进口通过管道连接于旋风分离器2进气管22出口;风机4,通过管道连接布袋除尘器3。
进一步,还包括一反吹清灰系统,连通布袋除尘器3。
所述的旋风分离器2内的灰斗设置有料位报警器。
所述的旋风分离器2排气管23下端口设一挡板。
含尘气体从旋风分离器圆筒上侧的矩形进气管以切线方向进入,藉此来获得器内的旋转运动,形成旋转向下的外旋流,气体在器内按螺旋形路线向器底旋转,到达底部后折而向上,成为内层的上旋气流,称为气芯,然后从顶部的排气管排出。气体中所夹带的尘粒在随气流旋转的过程中,由于密度较大,受离心力的作用逐渐沉降到器壁,碰到器壁后落下,滑向旋风分离器本体下端设固体粉尘出口。净化后的气体形成上升的内旋流并经过排气管排出。
含尘气体从布袋除尘器入口进入后,由导流管进入各单元室,在导流装置的作用下,大颗粒粉尘分离后直接落入灰斗,其余粉尘随气流均匀进入各仓室过滤区,过滤后的洁净气体透过滤袋经上箱体、提升阀、排风管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18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阀操作和诊断
- 下一篇:一种直线式自动测试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