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加油站油气回收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1358.2 | 申请日: | 201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2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俊;刘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7D7/08 | 分类号: | B67D7/08;B67D7/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4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加油站 油气 回收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回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我国加油站的油气回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加油机是燃油销售终端设备。普通燃油加油机液压控制系统一般是由电机、容积泵、油气分离器、流量测量变换器、编码器、计数器、指示装置、电磁阀、视油器、油枪、控制主板等主要部件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液体运输和测量系统。
加油站油气回收技术,目前有一次、二次、三次回收之分。一次回收指的是油罐车在向加油站油库卸油时,同时回收从油库排出来的油气。二次回收是指用加油枪给汽车油箱加油时,同时回收从油箱里排出的油气。三次回收一般是指在油库安装回收装置,将抽回的油气进行油气分离,空气排放,油品液化。
国内油气回收的研究和应用主要侧重于汽车油罐车的油品装运,并且多是研究后处理过程,针对加油站油气回收处理方面(即二次回收)的研究和报道几乎没有。如果不能将加油过程的油气很好的回收,那么后处理也多是做无用功。加油站油气回收设备市场占有率高的均为国外品牌。按照控制油气量/加油量比(油气回收比,A/L)的方式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油气流量控制调节阀模式:此方式是利用加油时的流速产生压力,控制调节阀的开度,以达到约1∶1的油气回收比例。采用此方法的有Healy公司、Elaflex公司。
2)采用流量计量的脉冲传感器方式:此方式是利用加油时电子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变频电机。加油流量大时,脉冲传感器电压信号增大,相应的变频电机转速加快,如此方式可达到约1∶1的油气回收比例。采用此方式的油气回收设备制造商有美国的Gilbarco、欧洲的Tokheim、Wayne、NP等公司。
3)后处理方式:此方式是运用真空泵将加油时的油气采用(1.4∶1)-(2.4∶1)的大量油气含空气一并抽回至油罐,当油罐蒸气压提高后,多余的油气送至燃烧塔烧掉或用吸附法回收或者安装膜分离回收装置。主要的设备供应商有Hasstech、hirt、OPW等欧美大公司。
以上回收系统有如下不足:由于汽油等易气化介质的饱和蒸汽压随温度升高而显著提高,所以汽油等易气化介质在高温时更容易挥发。所以前两种回收系统保持固定的1∶1气液比,是不合理的。相反,如果气液比大了,将造成油罐内的油气损耗,而且回收比过大同样浪费电能。
至今为止的加油站油气回收产品均假设在输运和计量过程中油品为单一的液体状态。实际上,燃油,尤其是汽油、生物燃料乙醇汽油等易汽化介质输运和计量过程中,流体介质是以汽液共存的方式在管道中流动。输运介质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例如生物燃料乙醇汽油更易汽化)必将对泵送过程的气液分离特性产生影响,油气回收控制参数也需要相应改变。油气回收气液比的确定与输送过程密切相关,取决于管路条件、油品特性、温度以及输运过程压力状况等因素。根据测试:我国油站的环境温度一般在0-40℃左右,在此温度条件下,油气挥发的气液比变化范围大约在1-1.4。因此,上述生产厂家的采用固定比例方式回收的回收系统并不适用于我国的实际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的加油站油气回收控制系统,利用温度和流量信号结合变频调速实现油气回收比的自适应调节,使油气回收比在1-1.4的范围,适合我国油站的实际情况。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回收系统不仅适用于普通汽油,也适用于乙醇汽油的油气回收过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加油站油气回收控制系统,包括流量计量脉冲传感器、控制器、回收电机、回收油泵、气体流量调节阀;流量计量脉冲传感器与加油管路上的流量计信号连接,流量计量脉冲传感器与控制器、回收电机和回收油泵依次信号连接;所述气体流量调节阀与回收油泵和油罐依次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加油站油气回收 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加油管路上的温度传感器、以及与温度传感器信号连接的气体流量调节阀控制装置;所述气体流量调节阀控制装置与所述气体流量调节阀信号连接,控制气体流量调节阀的开度。
通过温度传感器信号的设置,使油气回收比例同时受到流量信号和温度信号的控制,从而实现油气回收比1~1.4的变频自适应控制,更适合我国加油站的实际情况。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气体流量调节阀控制装置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控制挡位,每个控制挡位对应一个电压值,所述每个电压值对应温度传感器一定的感温区间。与此相适应,气体流量调节阀设置有相同数量的开度角度,以对应温度传感器的不同感温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13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级集料的氢氧化铝平底种分槽
- 下一篇:广口容器灌装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