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风后遗症肢体康复仪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31193.9 | 申请日: | 2011-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8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峰 |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N2/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826 山东省日照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风 后遗症 肢体 康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康复器械,特别是一种适用于中风后遗症肢体偏瘫的肢体康复仪。
【背景技术】
中风偏瘫是最常见的中风后遗症。它是指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偏瘫病人常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热不知、疼痛不觉等。患中风后,大部分患者都遗留偏瘫,不仅由于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更大负担,如何能使瘫痪肢体恢复功能,是患者及家属最迫切的愿望。增强肌力是瘫痪肢体康复的首要工作,人体当肌力大于等于3级时可采用主动式渐进抗阻训练,但是当肌力在2级及2级以下时,由于微弱肌力无法对抗阻力,故无法应用主动抗阻训练。因此,对于肌力在2级及2级以下患者,最常采用的康复治疗方法是低频电刺激疗法,但单纯的低频电刺激效果并不理想。并且由于患肢多半有感觉障碍,所以低频电刺激需要看护人员进行观察和辅助,随时防止意外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磁刺激恢复肢体机能的中风后遗症肢体康复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风后遗症肢体康复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连接的脉冲信号发生器和电极,所述的电极包括硅钢片、磁芯,所述的脉冲信号发生器包含电路顺序连接的控制按钮、微处理器、脉冲信号产生电路和处理电路,所述的处理电路包括放大电路、升压电路、指示电路、变频开关、指示灯;升压电路所述的电极电路连接;变频开关与升压电路并联。
上述升压电路与电极之间有输出电流检测电路和保护电路,输出电流检测电路与微处理器连接。
还包括显示单元,与微处理器连接。
上述脉冲信号产生电路连接两组不同的处理电路,两组处理电路分别连接不同的电极。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磁芯电极,利用磁场防止肌肉萎缩,帮助患者恢复运动机能和运动功能;
2、变频脉冲,针对肢体不同康复阶段变频以调整治疗方案;
3、检测电路和保护电路的设计,使治疗更安全,对于感觉障碍的肢体避免了医源性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路连接的脉冲信号发生器和电极。所述的电极包括硅钢片、磁芯。
如图1所示,所述的脉冲信号发生器包含电路顺序连接的控制按钮、微处理器、脉冲信号产生电路和处理电路,另有显示单元,与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单元可以为显示屏。所述的处理电路包括放大电路、升压电路、指示电路、变频开关,指示电路与指示灯连接。升压电路另一路与输出电流检测电路和保护电路相连接,保护电路与电极电路连接;变频开关与升压电路并联。所述输出电流检测电路与微处理器连接。
所述脉冲信号产生电路连接两组不同的处理电路,两组处理电路分别连接两组不同的电极。一组用于上肢治疗,一组用于下肢治疗,二者治疗可同时进行,并且可以根据上下肢肌力级别分别选择不同频率脉冲进行治疗。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峰,未经杨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11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支管腔内肿瘤治疗装置
- 下一篇:食道癌局部化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