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凸轮压紧机构及具有该凸轮压紧机构的密封罐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31125.2 | 申请日: | 201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0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庚;毕会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1 | 分类号: | A61M16/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轮 压紧 机构 具有 密封罐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密封罐压紧机构和具有该压紧机构的密封罐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全身麻醉外科手术主要采用两种实施麻醉的方式:使用静脉注射或者使用麻醉呼吸机进行麻醉。麻醉呼吸机将麻醉气体按照需要的比例混入空气中,经过呼吸系统进入人的肺部,从而实施麻醉并提供呼吸支持。吸收回路是麻醉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麻醉机的气体回路中需要用到密封罐,以钠石灰罐为例,通常钠石灰罐装于吸收回路的下面,如图1所示,压紧机构40通过吊杆30与回路本体10相连,钠石灰罐20放置于压紧机构40与回路本体10之间,通过压紧机构40与回路本体10的下表面贴合,保证密封。
目前使用的密封罐压紧机构有多种,凸轮结构是一种典型方式,包括手柄、凸轮轴、凸轮部分。其中凸轮轴和凸轮间的力传递采用紧钉螺钉,很难保证传力表面的良好接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密封罐压紧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密封罐压紧机构的凸轮和凸轮轴之间传力表面接触不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凸轮压紧机构,包括:横梁,横梁内设有凸轮安装槽和轴线穿过凸轮安装槽的凸轮轴孔;凸轮轴,穿过凸轮轴孔,其上具有凸轮安装部;凸轮,安装在凸轮安装槽内,并支撑在凸轮轴上的凸轮安装部上;凸轮上设有多边形安装孔,凸轮轴的凸轮安装部呈多边形截面,并与多边形安装孔配合。
进一步地,凸轮上设有顶丝孔,顶丝孔从凸轮的外周缘延伸到多边形安装孔,并与多边形安装孔的一个内表面相垂直,顶丝孔中设置有顶丝。
进一步地,多边形为正方形,顶丝孔和顶丝的数目为两个,并且两个顶丝孔相互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在凸轮安装槽内设有限位销,在凸轮上设有与两个顶丝孔相交的圆弧通孔,限位销与圆弧通孔的内表面配合。
进一步地,在凸轮边缘处设置有凹槽。
进一步地,在凸轮与凸轮安装槽的内壁之间设有垫圈,并且垫圈与凸轮轴孔同心设置。
进一步地,在凸轮轴孔内设有第一滑动轴承,第一滑动轴承的材质为医用塑料材质。
进一步地,横梁的两侧设有通孔,在凸轮安装槽与通孔之间设有导向孔,在导向孔内设有导套,导套内设有第二滑动轴承,第二滑动轴承的材质为医用塑料材质。
进一步地,在凸轮轴上安装有手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密封罐安装结构,包括上述的凸轮压紧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凸轮压紧机构,使凸轮与凸轮轴的凸轮安装部通过多边形接触面连接,防止凸轮与凸轮轴的连接松动,有效地保证了凸轮轴向凸轮的作用力传递。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罐安装结构在凸轮压紧机构的作用下对密封罐起到了更好的密封作用。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压紧机构与钠石灰罐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紧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压紧机构的横梁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压紧机构的凸轮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压紧机构的凸轮轴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压紧机构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A向剖视图;以及
图8为图6中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凸轮压紧机构主要包括横梁6、凸轮轴1和凸轮5。横梁6的结构如图3所示,在横梁6上设置有凸轮安装槽61、凸轮轴孔62、设置在横梁两侧的通孔63以及设置在通孔63与凸轮安装槽61之间的导向孔64;凸轮轴1的结构如图5所示,其上具有截面为多边形的凸轮安装部11;在图4中示出了凸轮5的结构,在凸轮5上设置有多边形形安装孔51、两个相互垂直设置的顶丝孔52、弧形通孔53和凹槽54。
在组装时,凸轮轴1穿过凸轮轴孔62,凸轮5安装在凸轮安装槽61内,并通过多边形安装孔51与截面为多边形的凸轮安装部11的配合支撑在凸轮轴1上,这样,实现了凸轮5与凸轮轴1的接触面之间的良好接触,有助于凸轮轴1有效地将转动转矩传到凸轮5上驱动凸轮5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11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侧孔型通气道装置
- 下一篇:输液瓶加热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