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监控病人尿床的床垫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30500.1 | 申请日: | 2011-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8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白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英 |
| 主分类号: | A61F13/42 | 分类号: | A61F13/4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国 |
| 地址: | 050021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控 病人 尿床 床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监控病人尿床的床垫。
技术背景
目前,医院住院病人的护理主要依赖于人力,瘫痪病人由于不能自理,大小便后得不到及时的护理容易导致褥疮等疾病,而护理人员由于工作量大也往往不能对病人进行及时护理,进而影响病人的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病人大小便后可及时报知护理人员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的可监控病人尿床的床垫。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监控病人尿床的床垫,其特征在于其由垫体以及设置在垫体内的通过导线和数据采集报警装置相连接的两个金属极片构成,所述的金属极片设置在垫体位于病人臀部下方的位置。所述两个金属极片之间的距离为1~3mm。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病人大小便后可及时报知护理人员,有利于护理人员及时对病人进行护理,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数据采集报警装置的电路图;
图3为床单位医疗数据智能采集系统工作原理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框图。
在附图中:1垫体、2 金属极片、3 数据采集报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垫体1以及设置在垫体1内的通过导线和数据采集报警装置3相连接的两个金属极片2构成,所述的金属极片2设置在垫体1位于病人臀部下方的位置。所述两个金属极片2之间的距离为3mm。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数据采集报警装置电路图为已有技术,病人大小便后,数据采集报警装置3中的两个金属极片2(即金属极片A和金属极片B)被病人的排泄物接通,数据采集报警装置3中的扬声器报警,提示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护理。
本实用新型中的数据采集报警装置3也可将采集的信号发送至医院的床单位医疗数据智能采集系统,通过对信号进行处理后做出护理指示。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在的床单位医疗数据智能采集系统的工作原理框图,床单位医疗数据智能采集系统,以可采集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数据的装置以及二维码和读卡器为采集医疗数据的工具,利用传感器技术、组网技术、融合技术及二维码、读卡器装置,实现将被测对象医疗数据进行终端显示及数据处理。根据总体方案要求,在系统硬件和具体电路设计方面采用成熟的,经过实践考验的电路和环节。系统软件设计采用具有兼容性、扩展性组套软件,做到实时感知、通信、控制、响应。
床头二维码技术可识别对病人发药和治疗是否正确。治疗室根据电子医嘱在为病人配药时,随机获取二维码,该码无法修改、无法仿造具有唯一性,该图形通过网络发至数据智能采集中心。治疗室为所配药植入相同的二维码图形纸,当护士发药或治疗时,只需将带有标签的药品在床头扫描,即可查验是否有误,还可将所操作的药品、方式、人员自动储存。
值班护士常常因为工作紧张,忙碌而忘记做好已完成操作的护理工作记录,有时靠事后回忆补充记录,这就违背了护理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客观性、完整性和连续性原则。用读卡器代替护理记录单,简化了繁琐的手写护理记录工作,使之改为值班护士只需每次操作时用读卡器分类记录,增强了可操作性和准确性,减轻了护士的负担。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尿床报知装置2接通后数据采集发射装置3得到的信号通过信号转换器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设置在医院控制中心的单片机等数据处理装置中,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病人做出相应的护理。本实用新型在病人大小便后可及时报知护理人员,有利于护理人员及时对病人进行护理,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英,未经白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05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洁病床
- 下一篇:一种框架式禽体脱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