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梳齿式平面移动停车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29593.6 | 申请日: | 201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3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润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60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梳齿 平面 移动 停车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梳齿式平面移动停车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新兴停车设备行业目前市场竞争逐渐升级,用户对平面移动停车设备越来越青睐,对它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现在高端的平面移动停车设备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各个生产厂家的技术也良莠不齐,但都存在比较多的不足,主要如下:停车设备存取车较慢,在存取车高峰时等待时间太长,效率有待提高;目前市场上的平面移动停车设备在结构设计上不够优化,空间利用率没有最大化,布置的车位较少;现在普通板式平面移动停车设备制造成本较高,提升机和泊位显得笨重,既在存取车时非常耗费电能,又存在因钢丝绳、或链条因伸长而影响平层存取精度,增加设备的不安全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现有多层立体车库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停车位数量多、存取车时间短、使用效率高的梳齿式平面移动停车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梳齿式平面移动停车设备,包括多排前后设置的车库框架,每排车库框架由多根车库钢结构拼接而成,多根车库钢结构拼接后可组成多个方形框架,每个方形框架为泊位,多个泊位成多排多列设置,每个泊位中设有泊位梳齿架,每排车库框架内设有多个左右移动的智能搬运小车,多个智能搬运小车上下设置,每两排车库框架之间设有运输轨道,每条运输轨道的一侧设有上下运动的提升梳齿架,两排车库框架中的其中一排车库框架的顶部设有提升设备,每个提升设备与相应的一个提升梳齿架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泊位梳齿架和提升梳齿架的组合代替了载车板和升降轿箱的组合,大大较少了设备的材料,降低了设备成本;它在结构上能把提升机设计在中间位置,而不像传统的提升机设计在泊位位置,在同样的空间里能增加不少停车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中标号:1-车库钢结构、2-泊位、3-泊位梳齿架、4-智能搬运小车、5-运输轨道、6-提升梳齿架、7-提升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至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梳齿式平面移动停车设备,包括多排前后设置的车库框架,每排车库框架由多根车库钢结构1拼接而成,多根车库钢结构1拼接后可组成多个方形框架,每个方形框架为泊位2,即每排车库框架由多个泊位2组成,多个泊位2成多排多列设置,每个泊位2中设有泊位梳齿架3,每排车库框架内设有多个左右移动的智能搬运小车4,多个智能搬运小车4上下设置,即每层泊位组共用一个智能搬运小车4,每两排车库框架之间设有运输轨道5,每条运输轨道5的一侧设有上下运动的提升梳齿架6,两排车库框架中的其中一排车库框架的顶部设有提升设备7,每个提升设备7与相应的一个提升梳齿架6相连,提升设备7控制提升梳齿架6的上升和下降,智能控制,安全性能高。
本实用新型的存车过程:提升梳齿架6在出入口处等待待存的车,车停上后提升梳齿架6由提升设备7控制下降,同时智能搬运小车4带着泊位梳齿架3也来到了提升梳齿架6下方,这时提升梳齿架6继续下降,利用梳齿交换技术将车送到了泊位梳齿架3上,然后智能搬运小车4带着泊位梳齿架3和车到泊位2上,存车过程结束。取车过程和存车过程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存取技术相对于传统存取技术很有优势:它采用的梳齿存取技术相比板式存取技术则速度上更有优势,存取时间缩短了1/3,简单的说,提升梳齿架上的梳齿与泊位梳齿架上的梳齿相互交错,在存取车的过程中,提升梳齿架只需搬运车辆进行直接存取,而不需要将传统的载车板随同车辆上下来回倒腾,省去大量时间、还节约了电能;另外,梳齿式平面移动停车设备相比传统设备省去了升降平层机构,不会产生因平层精度不够带来的安全问题;同时,存取车快,能满足客户对设备存取车快捷的要求;存取车位多,能最大化利用空间放置更多的车位;成本较低,对客户和生产者都是低耗的设备,符合现在节能的理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润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润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95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