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发酵用换气式恒温恒湿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29344.7 | 申请日: | 2011-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7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龚自明;郑鹏程;高士伟;叶飞;王雪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 |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 地址: | 430209***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发酵 换气 恒温 恒湿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发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茶叶发酵用换气式恒温恒湿箱,具体适用于红茶的发酵。
背景技术
红茶为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生产历史悠久,产地广泛,在全国各个茶区均有生产,因其具有独特的养胃、美颜等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红茶的品质特征为:红汤红叶、香气浓郁带有糖香、滋味甘甜醇和,该独特品质是由其加工过程所决定的。红茶加工分为萎凋、揉捻(切)、发酵与干燥共四道工序,其中尤以发酵工序为红茶品质形成的关键。
发酵工序的实质是:红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发生以多酚类化合物酶促氧化为主体的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在发酵过程中多酚类化合物发生剧烈氧化反应、蛋白质水解、叶绿素降解、维生素减少、青气物质挥发、具有红茶香气特征物质大量生成,从而形成红茶特有的品质特征。
根据红茶发酵的技术特点,目前红茶发酵多在阴凉、相对密闭的发酵室进行,在温度过低时,采用生炭火或者空调加温,在温度过高时,采用洒冷水或空调降温;在相对湿度达不到95%时,采用洒水、喷雾或者盖湿布等方法来增加湿度。
上述控温保湿方法多为手工操作,存在感官滞后的问题,而且,因温度和湿度分开控制,还存在最佳温湿度难以协调一致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红茶发酵的正常进行,进而影响红茶的品质。此外,由于发酵中采用的控温保湿措施是在相对密闭的发酵室中进行的,相对密闭的环境会影响空气流通与氧气供应,从而导致发酵过程中易出现氧气不足和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等现象,阻碍发酵的正常进行,影响红茶品质,特别是名优红茶品质的形成。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491662U,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6月2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茶叶发酵机,构造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在箱体上设有控制板,控制板连接进气口风扇和出气口风扇及之间的管道,在管道上设有负氧离子进气口与负氧离子发生器,在管道上设有喷头,喷头连接水泵和水箱;在箱体内设有加热装置和加热管道。虽然该实用新型能够控制发酵房内的温度、湿度,以及空气含氧量,并能对房内空气进行转换对流,但其温度控制系统中只有加热装置,而没有冷却装置,影响了温度的精确控制,而且,其进行换气的进气口风扇、出气口风扇为同一水平线设置,对于位于该水平线上部或下部的部位不易进行正常换气,换气效果较差,此外,其加湿功能通过喷洒雾状水而实现,不仅在喷洒时易降低发酵室内的温度,而且喷洒范围较集中,覆盖区域较小,影响控湿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温湿度控制的精确性较弱、换气效果较差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温湿度控制的精确性较强、换气效果较好的茶叶发酵用换气式恒温恒湿箱。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茶叶发酵用换气式恒温恒湿箱,包括相互对应的箱顶部与箱底部,所述箱顶部与箱底部之间设置有箱后板和箱前板,箱前板上设置有箱门、侧板与底板,箱门上设置有拉手以及与发酵室相对应的观察窗,侧板上设置有控制面板,底板上设置有格窗;所述发酵室的内部设置有测试孔,发酵室的下部设置有与格窗相对应的底层控制室,发酵室的侧部设置有加湿装置、加热装置与进气装置;所述底层控制室的内部设置有与加热装置相配合的冷机组以及与进气装置相配合的换气装置。
所述加湿装置为电加热式加湿器,包括相互配合的加湿器与蒸发器。
所述加湿装置上设置有pxw–9型温湿度控制器。
所述进气装置为离心对流风扇,包括风叶以及设置在箱顶部的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发酵用换气式恒温恒湿箱中的发酵室的侧部设置有加湿装置与加热装置,底层控制室的内部设置有与加热装置相配合的冷机组,使用时,通过加热装置、冷机组的相互配合来控制发酵室的温度,不仅能够升温,而且可以降温,对温度控制的精确性较强,能够实现温度在10–80℃的范围内的快速控制,且稳定性好,恒温后的波动小于±0.2℃,同时,本设计中采用的加湿装置为电加热式加湿器,包括相互配合的加湿器与蒸发器,且在加湿装置上设置有pxw–9型温湿度控制器,不仅控湿范围广,而且控制精度高,能够实现相对湿度30%–98%之间的调整,且恒湿后的波动小于±2.5%。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温湿度控制的精确性较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93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造的CO2叶丝回潮机的加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旋转式活动门的炒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