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菌袋搁置架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29180.8 | 申请日: | 201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7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黄传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传柳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林捷华 |
地址: | 352265 福建省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搁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栽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密度工厂化栽培的菌袋搁置架。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报中公开不少食用菌栽培菌袋的搁置架,如CN01273572.8,名为一种可移动网格式食用菌栽培袋承放架,该承放架成“人字梯”结构,两侧框架上分别做成可承放菌袋的双层网格状,藉该两侧框架的双层网格来承放菌袋,该承放架的特点是同侧双层网格与水平面具有一个仰角,菌袋能倾斜放置,使得菌袋受光等条件相对一致;但由于采用人字形结构,底部宽上部窄,无法充分利用上部空间,占用更多的菇房。为此,业者又设计出直立的承放架,诸如CN200520065275.X,名为一种网格式食用菌栽培袋承放架,将两个网格式框架直立放置,菌袋水平放置在框架之网格中,使得可更好的利用菇房空间,实现高密度栽培的目的,但水平放置的菌袋不利于有些菌类的生长,究其原因,其出菇开口只能开设在袋底部,横向出菇,使得菇脚弯曲向上生长,导致菇盖畸形,尤其是不利于杏鲍菇的生长。如何兼容上述现有技术的特点,设计一种既可满足菌类生长,又节约空间的菌袋搁置架,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保持菌袋倾斜放置的直立式菌袋搁置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包含两端支架的菌袋搁置架,其特征是在两支架之间固定有复数层人字形层架,人字形层架的两脚端设有能挡住菌袋向下滑移的挡件。人字形层架两侧均可并排倾斜放置菌袋,使得菌袋中的水分和养分能往袋底处转移,更重要的是可在菌袋底端朝上开口直立出菇,且具有更高的生长空间。
所述两支架为矩形框架,在两框架上竖向等间距固定有人字形层架,保证有良好的通透性。
所述人字形层架的顶角在90°-120°之间,保持放置在其上的菌袋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所述人字形层架为单层网格,或者镂空板之择一结构,可提高层之间的通透性。
所述人字形层架为三根角铁组成,顶角处一根角铁的角朝上固定在矩形框架中央的一条立柱上,而两脚端的两根角铁分别角朝下固定在矩形框架上,保持顶角角铁的两条边分别与两脚端角铁的一条边处在一个平面内。可大大简化搁置架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人字形层架,可双面倾斜并排搁置菌袋,保证出菇口的采光,促进菇的生长,以及水分和养分能往菌袋底部输送,提高养分的利用率和产量;另外,还可让菌菇直立朝上生长,菇体对称丰满,均匀度好,提升成品菇的等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菌袋搁置架立体示意图
图2层架立体示意图
图3层架侧面示意图
图4角铁层架立体示意图
图5角铁层架侧面示意图
图6菌袋搁置架使用侧面图
图7菌袋搁置架使用立体图
其中
1-支架 11-矩形框架 12-立柱
2-人字形层架 21-镂空板 22-挡件
23-角铁 4-菌袋 5-出菇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菌袋搁置架,包括有两个支架1和固定在两支架间的复数个人字形层架2,两个支架1为矩形框架11,可由角铁焊接而成,中间可设有一立柱12。
参照图2和图3,人字形层架2为单层网格,或者镂空板21之择一结构,在单层网格或者镂空板21的两侧脚端设有挡件22,起支撑倾斜放置的菌袋作用。人字形层架2的顶角A在90°-120°之间。
参照图1、图4和图5,人字形层架2为三根角铁23组成,顶角处一根角铁23的角朝上固定在矩形框架11中央设立的一条立柱12上,而两脚端的两根角铁23分别角朝下固定在矩形框架11上,保持顶角角铁23的两条边分别与两脚端角铁23的一条边处在一个平面内,而两端的角23另一条边自然形成挡件22的作用,简化层架的设计,使得搁置架无论在刚性强度、或耐用性方面,较单层网格结构的层架好。
参照图6和图7,菌袋搁置架的使用状态,菌袋4可并排倾斜放置在人字形层架2,图中虚线圆圈为出菇空间5,不但空间大,通透性好,而且采光充足,有利于菌类的生长。操作者可穿行搁置架之间,方便养护、管理和采收等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传柳,未经黄传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91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袋
- 下一篇:一种1×7I刻痕钢绞线